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企业用外汇 不用缩手缩脚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6:5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1.33万亿美元外汇,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分散在民间。记者昨日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取消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允许境内机构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有专家指出,这一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既有利于企业拥有更大的外汇收入自主权,更有助于减小央行外汇储备压力,适当化解潜在的风险。

  取消管制 意在化解外汇风险

  多年前,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国家对外汇流动有着严格的管理。2003年起,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外汇储备与日俱增,截至今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突破1.33万亿美元,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这种高居不下的外汇储备,让中央银行感到了巨大压力。2006年,央行首次提出要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要逐步放宽对外汇的管制。

  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取消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而此前规定,境内机构可在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80%与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的50%之和的限额内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

  中信银行外汇专家刘维明认为,这次取消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是央行坚持“藏汇于民”的又一大举措。客观上讲,它在交给企业更大外汇收入支配权的同时,也减小了央行自身的外汇储备压力,对分散外汇风险有着较大作用。

  手续简化 使用外汇更方便了

  “对我们来说,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使用外汇时不再像以前那么麻烦了。”昨天,四川长虹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称,虽然四川长虹每年的进出口额不算特别大,但同其他外贸企业一样,由于此前受到各方面管制,在外汇收入和支出上始终比较繁琐,程序也较为复杂。

  “这下好了。”该负责人称,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取消后,审批程序简化了,留给企业自主支配的额度加大了,以后用汇也就更方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境内机构持有和使用外汇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有利于境内机构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刘维明称,2006年以来,我国就出台了多项政策拓宽企业和个人运用外汇的渠道,包括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户事前审批、提高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并放宽审核权限、放宽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等。

  他认为,对外汇管制越来越松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次取消限额,也是为了让企业积累更多管理外汇的经验,为以后开放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作铺垫。

  此外,随着境内居民个人购汇额度的增大,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种限额也会像对企业那样被彻底取消。

  本报记者 杨斌 张亦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