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日本式造城(2007-08-08 15:30:5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9:43 保监会网站

  其实,“新城”(newtown)并非日本的原创。英国才是世界新城运动的先驱———早在1898年,霍华德(EbenezerHoward)就在《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径》一书中提出了建设新城的思想。但时至今日,反倒是日本将新城模式发扬光大,并津津乐道于新城建设的成功。“在日本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东京都概念渐渐扩大,我们建设了很多的新城。”日本计量计划学会常务理事、武藏野市都市计划审议会会长矢岛隆说。在日本,由于新城规划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原先是农田,土地一旦被征购,农业家庭一夜之间就会失去生产资料而城市化。但土地被征购之后一般还会经历很长一段等待开发的时间,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暂时闲置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解决未来新城建设过程中的近郊农业问题,同时又不与新城规划相抵触,日本立法规定:将留出5—10年的时间使农民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同时他们必须继续在暂未开发的保留地(即与建成区为邻的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农业生产以保障自己的土地,但限制农业生产外的其他一切经济活动。5—10年后,保留区内那些希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和希望在城市生活的人将分别住在新城中功能各异的独立地带内,前者将会卖掉自己的原有土地,迁到独立的农业地带。而在欧美国家,无论是英国政府划作未来使用的成片的土地、欧洲大陆国家“土地银行”所储备的大量地皮,还是美国城市政府手中的零星地块,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处于等待开发的被动状态,相比之下,不可避免要承担较多的风险。矢岛举了三个例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随着铁路交通一起建立的三个新兴城市:一个是东急电铁(铁路公司)在东京西南部沿田园都市线建立的一个新城,铁路公司为了让更多的客人乘坐自己的电车,就发展了铁路周围的城市。住宅用的土地、大型购物中心等都是由铁路公司开发的,渐渐规模大了以后,像邮政所、行政机构之类的才是由政府建的。”位于东京西部的多摩新城是另一种形式的典型,“这是国家政府和东京都政府一起选址的。然后为了配合这座可聚集40多万人的住宅区,铁路公司建了两条铁路。”矢岛说,“而筑波主要是由不断进入园区的私营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家为促进那里的发展,专门出钱修建了从东京直通筑波的铁路。”日本都市计划协会常务理事、原国土交通大臣官房审议官矢野进一说,建设新城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各行政区域为追求辖区内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不配合”。“建立千叶新城和筑波科技城的费用非常庞大。我们不能说地方政府‘积极地’投入了那些费用。例如当时没有铁路通向这两处,就必须新建铁路,所涉及的利益各方,都由国家政府出面进行协调,还拿出了补助金。”[][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