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谢师宴”到底乐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开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迫切心愿。眼下,正是高考录取的高峰期,面对翩然而至的“录取通知书”,诸多金榜题名的学子“举家相庆”。青海西宁市的一些宾馆、酒店和餐厅利用考生家庭的这份喜悦,恰到好处地摆起了名目繁多的“谢师宴”,688元、888元、1188元……价格不等的“谢师宴”几乎成了一些饭店、酒楼招揽顾客的“主题招牌”。与此同时,不管家底盈虚,许许多多的考生家庭相互效仿办起了“谢师宴”。面对愈演愈烈的“谢师宴”,一些理智的家长和学生在扪心自问:“谢师宴”到底谁在受益?

  小军是西宁市某重点中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外地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刚拿到录取通知书不久,一种莫名其妙的烦恼就让他非常困惑。“班里很多同学都在搞‘谢师宴’,我该怎么办呀?不搞,怕得罪老师,让别人笑话。搞吧,又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应该抵制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军很无奈地说,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谢师宴”明摆着就是铺张浪费。不仅加重了父母亲的负担,而且也让邀请来的亲朋好友很“为难”。小军说,目前他的很多同学都在搞“谢师宴”,并且一家比一家好,规模也是一家比一家大。“你家的标准是300元一桌,那我家的标准就是500元一桌,甚至更高。攀比现象十分严重。”

  据了解,日前很多家长将“谢师宴”搞得比一般人家的

婚宴还要隆重,少则十桌,多则二三十桌。宴请的对象除了所有任课老师之外,逐渐蔓延到了亲戚朋友,小学、中学的同学,父母亲自己的朋友、同事,甚至还把中学时期的同学也拉过来一起“举家相庆”。愈演愈烈的“谢师宴”使很多家长“郁闷”。

  李先生也是一名考生的家长。面对“谢师宴”,他显得较为冷静。他说,子女考上大学,的确是一件大喜事,可是答谢老师或庆贺的方式多种多样,没必要一定要拿“宴请”来答谢或庆贺。“我们家就没有搞什么‘谢师宴’,我女儿也不赞成我们搞‘谢师宴’。”李先生认为,学生“十年寒窗”,老师的确很辛苦,付出了很多。但是,话又说回来,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所以,家长宴请老师,不仅加重自己的负担,而且也纵容了子女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无疑是多此一举。无独有偶,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马老师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家长没有任何必要搞“谢师宴”,同时也不要树立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更不要让一些商家的广告给迷了眼。马老师说,商家鼓吹“谢师宴”是有利可图,而作为学生和家长来说毫无意义,真正偷着乐的自然是商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