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瓶窑:杭州农民提升生活品质的缩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通 讯 员吴云水姚雪贵本报记者徐祖贤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口号,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最近,记者走访了杭州北郊的瓶窑镇,实地感受了该镇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瓶窑是杭州市数百个乡镇中极为普通的一个乡镇,通过它,我们试图窥见杭州农民提升生活品质的现实状态。

  追求发展,更注重生态保护

  去年,世界最大的精细漆包线制造商德国益利素勒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独资企业在瓶窑正式建成投产。漆包线生产对厂区的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要求非常高,如果空气中有超过标准的灰尘微粒,一旦粘上了漆面,就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益利素勒集团在全球选择厂地时,首先要过关的是“环境”。从2001年益利素勒集团第一次来到瓶窑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头起,严谨的德国人带上橡胶雨靴、驱虫剂和完整的气象设备,先后进山考察了50多次。最终,德国人认定,这个空气清新、树木葱茏的小山头“在30年内能保持上漆部门所需要的凉爽及洁净的空气环境”。

  这是瓶窑优美的生态环境的一个佐证。

  近年来,与其他地方一样,瓶窑镇委、镇政府也在努力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有实力的内外资企业落户瓶窑,提升了瓶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6年,该镇的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04.5亿元。

  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瓶窑镇委、镇政府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对于有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建设项目和投资项目,坚决挡在审批的大门之外。仅2006年,就有3家投资额都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欲“嫁”瓶窑,但因环保方面的原因“碰了一鼻子灰”。在把紧投资关的同时,瓶窑还投资数亿元进行了环境整治。

  关注民生,更呵护弱势群体

  “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首先应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瓶窑镇党委书记钟湘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她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村的一大顽症,这一两年,瓶窑镇政府花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来解决农村的医保问题。目前,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了99.13%,并已有5000多人参加了免费体检。

  年过七十的丁德常去年患了肺癌,直到去世,总共花去医疗费13万元,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背了一大笔债。不久前,瓶窑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按规定给他报销了45000元合作医疗保险费。他的妻子吴桂女说:“多亏合作医疗帮了我一家,让我们轻松了许多!”据初步统计,该镇自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来,已有近万名病人得到了报销,报销总额达到了150多万元。

  残疾人和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瓶窑对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了更多更细的呵护和关爱。为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瓶窑各社区各显神通,建立老年活动室,成立越剧团,建立老年人义务联络员制度等等。义务联络员要逐个联络每一位退休老人,让他们定期参加社区为他们安排的免费体检。目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帮”的社会氛围在瓶窑已经形成。

  生活富裕,更要营造社会和谐

  这几年,瓶窑镇人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富裕了。据估算,今年瓶窑镇农民的人均收入可望超过1万元。生活富裕了,如果不加以引导,其中有些人就会去追求吃喝玩乐的刺激生活,从而破坏和谐的社会氛围。对此,瓶窑镇党委和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十分注重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情趣的引导和培养。该镇财政先后投入了数百万元改建了文体活动中心,新建了灯光篮球场、门球场,成立了乒乓球、太极拳、棋类等多个群众体育协会,组建了12支群众性文艺团队,并举办了多届人民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和书画比赛等群众

性文化体育活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