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水运“载”地方经济驶入黄金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6:0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实习记者 邢丽莉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水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已经成为一个即公路、铁路、航空等主要运输方式之后国家将大力扩展的物流渠道。水运事业的蒸蒸日上极大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地方经济推入黄金发展时期。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有关专家对沿海港口城市、内河港口城市、内陆城市这三类城市的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以及人均利税总额这四个指标曾进行对比,沿海城市的四个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城市,内河城市又高于内陆城市。这些数据表明,沿海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对外开放程度远大于其他两类,内陆沿河省市的人均GDP、人均外商投资额也较高。这不难看出水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也意味着水运城市具有的水运交通优势是他们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内陆地区的“杀手锏”。 水运城市的“杀手锏”对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据悉,浙江省95%以上的煤、油靠省外调入,每年所需的1亿多吨煤炭、石油、矿石等能源物资走的几乎都是水路,同时90%以上的外贸货物也依赖港口水运“出货”。可以说,港口水运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命线。为了增强竞争力,未来浙江港口的布局要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干线港,温州港为支线港,嘉兴和台州港为喂给港的梯度集装箱运输体系。浙江各港口由“独奏”走向 “大合唱”,必将直接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水运的发展在推动沿海、内河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一些小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广西沿海的钦州港从小渔村到新兴港口就是很好的例子。几条小渔村,人口很少,不通电、不通路、缺水……这就是开发建设前的钦州港。截止到2006年底,“四路一网”的建设,5.5万吨的日供水能力,750万吨货物吞吐量,种种成就表明钦州港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迅速向北部湾地区沿海大港崛起。而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钦州水运交通便利的贡献。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水运事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原来落后的面貌得到了一定改善,为“十一五”水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对加快推进我国水路交通现代化作出重要批示,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健全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注重发挥水运占地少、污染小、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加快推进我国水路交通现代化。曾培炎批示要求,发展水路交通要面向市场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增强能力建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不断开拓海洋运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 曾培炎的讲话对指导地方水运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指路标,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强当地的水运发展。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多管齐下,为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将青岛港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航运要素集结中心、航运信息中心、区域性物流服务中心、优势明显的外贸集装箱中转枢纽;打造青岛、日照、烟台三个亿吨大港;实现港口吞吐量6亿吨,比2004年翻一番。初步建成的山东沿海港口群,确保了山东沿海港口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领先地位。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获悉,要做好水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运引导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地方经济推入黄金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