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警惕“双高”企业转移中西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6:08 中国产经新闻
投资增额超东部 加工贸易西北飞 本报首席记者 严娟娟报道 从国家统计局7月19日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5月,中西部地区的城镇投资增加额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事实上,往日东南飞的孔雀已开始调头西北飞。更多数据共同表明,一些包括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 有业内人士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此转移。在节能降耗的大环境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孔雀西北飞” 假如把产业的转移比作这只孔雀身上的羽毛,那最闪亮的一只当属纺织业。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以河南、江西为代表的一些中部省份服装行业成长非常迅猛,2005年江西省超过福建省成为第五大投资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福建6个服装大省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5.28%。投资增长最快的前13个省全部为中、西部省,其中江西服装行业投资同比增长92.19%,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进入2006年以后,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 显然不仅仅是纺织业在谋划西部之旅。 2006年召开的“200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有数据显示,我国矿产勘查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和西部地区矿产勘查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8%和17%。 事实上,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截至2006年,沿海地区约有1万多家企业到西部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达3000多亿元。 而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5月30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去年,占全国经济总量一半以上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相对较弱,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最低。加工贸易已经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其中,广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2.7%,为0.77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6%,属全国最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大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高,宁夏、贵州、青海、山西、内蒙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沉重的翅膀 据《扬子晚报》7月8日报道,在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将对太湖地区的化工、医药、冶金、印染、造纸、电镀等行业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在2008年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 这条新闻在一些人的眼里,却有了另外的“解读”:中西部地区一些县市很有可能看中这些化工企业而“招商引资”。 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是否会“迎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可能。 早在2000年9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的紧急通知,称,“近来发现个别地方向西部地区转移落后工艺、设备、产品及废物,如不及时制止,将严重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但实际上,这股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西部转移之风已大大超出“个别地方”范围。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家采取措施加大了沿海地区的环境保护力度,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闭。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饥不择食招商引资,盲目引进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污染企业。“实际上,每当发达地区关停污染企业,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团就会开出优惠单邀请污染企业进驻。”这位人士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泛珠三角发达地区将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转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或许7月12日公布的《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更能从侧面反映目前中西部面临的困境。 该《公报》显示,尽管全国单位GDP能耗3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各个地方的完成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中西部地区跟“十一五”规划要求达到指标仍距离较大。引人瞩目的是,宁夏、青海、贵州、甘肃、山西等省份单位GDP电耗居高不下,继2005年后继续排名全国前五位。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中西部的宁夏、内蒙古、云南、山西等省份工业用电增速都在20%以上。 不要重走东部老路 早在2002年,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就表示担心称,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把国外所淘汰的技术、设备以及不生产的产品转移到沿海地带,现在可能又要转移到西部地区。西部开发时应大力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避免出现垃圾搬家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此转移。在节能降耗的大环境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尤其要强化环保意识,防止东部和境外的污染型工业转移内地,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旅游业、信息业、服务业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