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西部鞋都成功经验二:顺势而为 借势而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10:29 新浪财经

  经验格言:企业做强做大,必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国家政策之风吹到的地方,必是风调雨顺,在各种优惠政策的沐浴下,投资项目必会茁壮成长。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诸葛孔明借的是东风,而2003年,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携巨资入渝,借的是“西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之风,西部悠久的制鞋产业基础之风。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1月16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展开。

  2003年1月,奥康集团与璧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同打造中国西部鞋都。王振滔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中国经济由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这三大实体主导,未来的投资热点必将是西部。

  王振滔选择西部,选择璧山,是在充分研究了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是一种借势,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势,顺应了国家发展大环境的需要,这正是王振滔和他所在的奥康集团的高明之处。

  企业做强做大,必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德隆、铁本的结局均是“逆势而为”的产物。2004年,铁本公司被高调处理,这被业界认为是2004年度

宏观调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

  2004年,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说:“西部要发展,就必须依靠产业支撑,但西部工业

竞争力差,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势在必行。”这与王振滔的西进计划不谋而合,2004年,中国西部鞋都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建设。

  重庆璧山拥有80年的制鞋历史,现有皮鞋生产经营企业1800余家,年产皮鞋6000多万双,占重庆市皮鞋产量的半璧江山。王振滔选择在璧山建设中国西部鞋都是借西部大开发之势,顺西部经济崛起之势,加上奥康在行业内的龙头效应,打造西部鞋都自然水到渠成。 (许兆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