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数码相机业承受标准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14:18 中国产经新闻

  性能参数日新月异 使用功能眼花瞭乱

  

数码相机业承受标准之痛

  本报记者 赵伟/摄

  本报记者 杨娜报道

  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国内IT网站和消费者维权网站上看到,不少网友对奥林巴斯一款FE230的数码相机进行投诉,认为其存在成像不佳等先天性设计缺陷,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此前,自2005年索尼“CCD事件”捅破日系数码产品质量神话以后,数码相机领域已经连续发生质量风波。“在这些风波的背后,国内数码相机标准缺失是消费者忍受切肤之痛的重要根源。”有关业内人士认为。

  缺乏良性购买环境

  据记者了解,由于我国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尚未建立,各大制造厂商一般都采用自己的产品工艺标准来进行调控,所以诸如数码相机拍照成像的好坏、白平衡的控制、机件的电路损耗、像素解析度的评判等等,目前都无法进行有效的统一规范。另外,由于数码相机市场基本上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所有的产品工艺标准除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盾牌外,还有国界限制。

  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从1997年至今连续10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50%以上,高于全球数码相机市场22%的整体增长水平,到2008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预计销量将超过1000万台。外资企业推出新机型周期不断加快,各种性能参数被屡屡刷新,新功能不断涌现,导致消费者迷失其中。

  “面对国内迅速提升的数码相机消费需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数码相机强制检测标准施行,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的产品购买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国内数码相机标准的缺失问题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像这样的问题,各品牌都有可能会遇到。如果没有国家强制标准下的第三方权威检测,厂家肯定不会轻易认错,一般都会沿着‘用户投诉未果、检测认定、厂商辩称、最终妥协’这种古怪的模式来解决。”一名日系品牌数码相机华北区负责人这样表示。

  “厂家有自己的标准,消费者要提出退、换、修的要求,必须由企业自己的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报告,这是典型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倒霉的还是消费者,因为一般人都耗不起,为一台一两千块钱的相机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不太可能。”这位负责人补充说。

  市场遭遇标准之结

  有关业内专家认为,一套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标准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标准的缺失让国内市场还没有一个统一高度的门槛作为企业衡量自身产品的标杆,这也让消费者面对各式各样的数码相机无从挑选。

  到目前为止,各品牌仍用本企业的标准衡量自身产品,而各企业标准之间又良莠不齐,部分企业遵循的ISO国际标准,与国内推荐的数码相机行业标准存在差异,厂家经常以此作为自身产品质量问题的最佳托辞。“只有为国内市场设立一个中国统一门槛的国家标准,才能对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外企业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维护中国消费者合法权益。”陆刃波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记者从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的调查数据中发现,国内数码相机销售渠道众多,电脑商城渠道以57%的销售比重占据绝对的核心地位,而家电连锁渠道在近两年发展迅速,销售比重上升到14%,成为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第二大销售渠道,另外,传统的相机专卖店以近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再加上商场销售、品牌专卖店、网上销售等流通环境共同组成了我国数码相机市场的销售渠道。

  陆刃波指出,现阶段数码相机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渠道选择的空间,也利于企业的产品流通,但消费者面对多种购买渠道时,表现出来的却是很难判断决策到底在哪购买,这与国内缺乏对数码相机产品质量及产品流通渠道的约束力有直接关系。

  “其实这些疑问仍来源于无产品检测标准的根本问题。如果市场上的产品能在通过检测后贴上权威检测部门给予的标志,那么无论在哪种渠道购买到的产品都是放心的,消费者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应机构从每款产品进入市场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把这道关。”陆刃波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