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地方基建热导致经济增长偏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23:47 北京商报

  近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公布了《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下简称《分析》),分析指出,地方政府争相推动的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是造成经济增长反复偏快的主要原因。

  在最新一轮调控中,紧缩土地和信贷成为主要手段,《分析》指出,在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和地方财税体制尚未发生较大转变的情况下,调控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

  地方政府在通过经营土地来运作的“造城运动”,不受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同时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也比较弱,但从中却可以实质性地拉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

  《分析》提到,当前地方政府运作“新城”或“新区”的模式已经程序化。各地都在加速和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地,再以土地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在“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搞好后,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如:零低价和税收返还)进行招商,在进驻企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拍卖房地产开发用地,然后以土地出让收入返还贷款。由于运作土地过程中的收益,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对抗土地调控。这也导致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行为十分猖獗。

  地方政府推动辖区内的投资增长一直是造成我国投资主导型增长方式难以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主要原因。《分析》警示,如果先行的土地征用模式不变,地方政府面临的财税体制环境不变,今后经济还会一热再热,

宏观调控还会反复兜圈子。同时强调,改革地方政府面临的以土地征用和财税制度为主的相关体制环境迫在眉睫。

 丁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