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治淮欲使“小水大灾”变“大水小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永群

  “受第三次洪峰影响,7月19日,安徽荆山湖行洪区开闸分洪,这是安徽启用的第9个行蓄洪区,也是淮河流域启用的第10个行蓄洪区。”7月20日下午,安徽省防指新闻发言人龙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19日止,虽然淮河防汛重要堤防还没有出现重大险情,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难点在于:超过启用水位还没有运用的行蓄洪区防守困难;支流防洪标准低,抢险困难;低洼地围堤长期浸泡,险情不断。

  长期以来,行蓄洪区一直被视为治淮难点,但同时又是每年防汛的焦点和热点。据龙斌介绍淮河干流现有17个行洪区,4个蓄洪区,在经过持续高水位浸泡后,不少行蓄洪区已经超过了启用标准。为了保护行蓄洪区内的人员和田地,本次洪水过程中,对行蓄洪区坚持的原则是,能守就守,守不住了,才启用。

  “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7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对本次淮河洪水给予了定位。在此,先简单梳理一下淮河安徽段水情:

  受淮河流域持续发生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水位全线上涨,被誉为淮河水情“晴雨表”的王家坝水位自6月30日开始上涨,7月3日首次突破警戒水位27.5米。7月4日上午,安徽省防指发出第1号令,启动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四级响应。

  5日,王家坝水位达28.30米,随之,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命令,将《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响应级别由四级提升为三级。

  6日12时,淮河防总启用位于河南省淮河支流洪汝河上的老王坡滞洪区分洪,这是今年入汛以来淮河流域第一次启用蓄滞洪区主动分洪。

  9日,淮河干提大部分堤段超警戒水位,部分行洪区达到或超过运用水位,安徽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二级。

  10日11时许,淮河防总紧急通知安徽省防指,要求立即开启淮河王家坝闸,向蒙洼蓄洪区分洪。这是蒙洼蓄洪区自1953建成后第15次蓄洪。

  11日,上六坊行洪区、下六坊行洪区、南润段行洪区、姜唐湖行洪区和邱家湖行洪区共5个行蓄洪区先后被启用。

  12日,奉安徽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正式启用石姚湾行洪区扒堤行洪,这是在安徽省内启用的第七个行蓄洪区,也是淮河防总启用的第八个行蓄洪区。同一天,安徽省防指将防汛应急预案响应级别提高到最高级别:一级。

  15日,为迎战第三次洪峰,淮南市防指执行安徽省防指命令,正式启用洛河洼行洪区行洪。19日7时,姜唐湖蓄(行)洪区再次开闸进洪。截至发稿时,淮河流域已经启用了10个行蓄洪区,其中9个位于安徽。

  “由于近日淮河流域还将出现暴雨,19日上午我们已经紧急通知蚌埠、滁州市防指,立即组织临北段、花园湖、香浮段等行洪区内居住人员紧急撤离转移,做好行洪区运用准备。”龙斌说。

  “行蓄洪区内的群众这几年经过政府统一规划和补助,都搬到新建或改造的‘迁安村’‘保安圩’‘避水庄台’上安了家,转移的只是少数在蓄洪区内搭建临时生产房的群众,总量只相当于2003年的十分之一。”龙斌说。

  据介绍,50年的治淮让淮河流域迈过了防洪分水岭:由“小水大灾”变为“大水小灾”。

  这种改变得益于治淮工程。据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英介绍,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历次淮河治理规划,经过50多年的治淮建设,中央、地方累计投资约1500亿元。自2003年洪水后,加快兴建总投资447亿元的19项骨干工程。目前已有9项工程完成,其余10项年内基本完成。这些工程的完工将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初步建立了淮河流域防御洪水的工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六大部分:一是上游的水库工程,目前淮河已建成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二是蓄滞洪工程,利用湖泊洼地建成蓄滞洪区和湖泊型水库工程共14处,蓄滞洪库容334亿立方米。三是行洪区,沿淮河干流有荆山湖、方邱湖等17个行洪区,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40%,是淮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堤防工程,淮河流域现有堤防50000公里,主要堤防11000公里。五是河道泄洪。六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