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勃:做豪宅的一面旗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7:00 重庆晨报

  常青藤三期独栋在重庆开盘的第二天,杨勃和常青藤总经理刘道锋就奔上海、北京去了,瞄准学习的目标全部是国内最顶级的别墅。没曾料到他们在看人家的别墅时,他们自己刚刚推出的别墅在重庆却引发震荡。

  本地的媒体惊呼常青藤制造了“重庆市场没有对手的产品”;业界哪怕是同行,都破天荒对它的风格、细节毫不吝啬地赞美。对于这些,他们在路上,毫不知晓。

  几天之后回来,杨勃自己就吓了一跳:推出的28栋别墅已只剩7栋。还有就是,重庆的一线富豪也来了,有4个要求单独订制,甚至要求“要有5亩地”。

  其实杨勃是带着一肚子的问题回来的:他看了上海的庄园

别墅,发现常青藤的占地少了些,还没有达到庄园的大气;在北京看到的别墅园林,自己无法用语言解释的那种细节处理,让他感觉常青藤还有粗糙的地方……

  “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人家的地方,特别是细节。”杨勃直言不讳。这个学工程却走了营销路的分管副总总是很诚恳。他不会炒作概念,更不会找市场噱头,和他做别墅10多年的上司们一样———眼睛很毒,过于专注产品。

  “重庆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豪宅

  杨勃在办公室随手抓了份报纸,就抖出上海佘山世贸庄园的图片。“我们到那一看,发觉这才是豪宅。”

  上海佘山世贸庄园占地多则5亩,少则3亩。杨勃认为豪宅是第一要素就是占地,对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拥有。在国内一线城市开始向真正豪宅迈进时,2000万—3000万起价的别墅在重庆基本没有市场,所以,重庆别墅还处在一种风格追随的阶段。

  在杨勃看来,重庆别墅的“风格学”是到2005年开始的。当年,龙湖捕捉到全国正在流行的西班牙、地中海风格。于是在蓝湖郡西岸,凭借这种有效的市场信息和龙湖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狠狠火了一把。

  龙湖对风格运用的成功马上引起连锁效应。从2005年之后,西班牙、地中海风格在重庆风靡。甚至在未来的3—5年里,重庆高端物业形态上,还将不乏这样的东西。

  “传达一种纯粹的别墅生活”

  几年下来,杨勃觉得有个问题始终萦绕胸间:究竟什么是别墅,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别墅生活?

  杨勃认为别墅的风格是表面的东西,也是最好学习的东西,但怎样给住别墅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别墅生活,应该是造别墅的人的终极追求。

  常青藤汇聚的是一帮做别墅的“老手”:常青藤所属上海德普集团董事长王洪斌做过桃花源、九溪玫瑰园,这些别墅都是当年被全国效仿的名盘;常青藤的总经理刘道锋曾经在上海绿城做分管桃花源、九溪玫瑰园工程的副总;如今分管常青藤的工程副总也做过国内顶级别墅名盘。

  这帮老手决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想超越自己,为市场提供更纯粹的产品”。

  于是有了常青藤三期的庄园别墅。常青藤三期实际是美式风格,但它有通过了很多手法的处理,传达出欧洲贵族气质。

  “重庆市场出现别墅二次置业者”

  他们想到了所有细节的无微不至,但没想到市场会很快地发现并接受他们。杨勃统计到一个数据,购买常青藤三期的,60%%为别墅的二次置业者。

  重庆别墅从1998年到现在,也只有十年时间。这一部分人在十年间有了一个轮回:之前的别墅生活是粗浅的第一次,现在,他们需要一种真正的别墅生活。

  看得出他们对常青藤的理解。从这60%%的人群中,杨勃也发现了一个信号:重庆别墅迎来新时期,别墅二次置业者的出现,将对别墅的要求更高。所以发展商在这上面是马虎不得的。

  同时,杨勃认为,从在常青藤订制的几名客户来看,他们对面积的要求都远远超出重庆市场的接受范围。这一现象说明:消费真正豪宅的金字塔尖人群,在重庆豪宅市场找不到他们需要的房子。

  “所以一切都还只是个开始。”杨勃说。

  对业界评价常青藤是别墅生活的一面旗帜,杨勃说,常青藤只是想引领市场,如果大家认为它是一面旗帜,是对它的肯定;也说明对未来的市场,大家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本报记者邓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