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猪肉供应偏紧将持续至明年5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6:41 中国产经新闻

  价格上涨有助母猪存栏恢复

  本报实习记者 李金玲报道

  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召开部分省市生猪生产供应和价格工作座谈会。《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带有一定的恢复性质但猪肉价格偏高和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将持续至明年5月。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会议中了解到,5月份猪肉价格上涨以来,母猪存栏已经开始恢复。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在5月初和7月初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专家分析,去年猪价过低,严重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生猪市场是周期性波动的市场,去年6月份正值这一轮生猪价格波动的谷底,去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逐渐回升。

  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和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大面积发生,也是造成肉价上涨和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发生蓝耳病疫情的省份已有25个。受粮食减产、需求增加影响,全球粮食库存跌到20年来的最低点,导致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上涨,影响国内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较多。

  据记者调查了解,我国猪肉价格在1997年达到每市斤10.11元后,十年以来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与1997年相比,2006年我国猪肉价格下降了19.8%。此外,粮价上涨、养猪成本的提高,需要通过价格上涨补偿。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猪肉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和发展。

  北京通州张辛庄养猪场负责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现在养,买了种猪,培养好了之后,要105天才能产仔,要出栏还得5、6个月,没有一年,循环不过来。”由此看出,生猪生产受到母猪繁育时间的制约,从农民留养母猪到生产出仔猪再到育肥猪上市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专家表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由此推断,本轮肉价偏高和供应偏紧至少将持续至明年5月。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农业部紧急安排了12家企业生产猪蓝耳病疫苗,目前全国已使用猪蓝耳病疫苗近8000万支。财政部已拨付猪蓝耳病疫苗经费2.85亿元,向各地政府拨付了低保资金4.7亿元,并对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补助2.8亿元。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出台增加母猪补贴、对大型养猪场补助等措施鼓励恢复生猪生产;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低收入群体和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了补贴。

  会议提出,做好生猪生产、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各项任务,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保证猪肉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农业部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强蓝耳病等疫情的防控,以解除养猪户的恐惧心理,保护母猪生产力、增加市场仔猪供应。政府将注意发展可替代猪肉消费、短期可以见效的禽、蛋的生产,增加市场副食品供给总量。同时千方百计增加猪肉供给,重点保障中秋、国庆“两节”市场供应。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