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行规有待完善 破坏性“挖墙脚”桎梏保险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5:38 中国产经新闻

  行规有待完善 破坏性“挖墙脚”桎梏保险业

  本报记者 杨娜报道

  “我买的车险保单才付了2年保费,代理人的面孔就变了几个了。”7月19日,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市民在一家保险公司的门口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抱怨道。

  而从事多年保险工作的陕西省咸阳市平安保险公司经理王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保险从业人员频繁跳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保险业急剧发展,加上股份制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加盟,还有每家公司都要成立几十家分支机构肯定会产生一些人事变动”。

  有关业内专家对记者分析说,尽管人员变动不会引起行业大的震动,但对于投保人而言,频繁的人事调整让人对公司的稳定性产生疑虑,而保险公司最需要的恰恰是信任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张俊岩曾经参与保监会关于“

十一五”保险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课题的研究。他认为,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既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险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保险人才队伍的无序流动进行整顿和规范。

  数据显示,就在近期的一个半月内,保监会平均每两天批复一家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这让不少市场人士担心:保险业将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急剧增加的,行业内部人才匮乏的现象日趋明显,同业之间的“挖墙脚”现象也频繁发生。”经常遭遇跳槽事件的王勤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总体上仍然不能适应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却仍然面临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四是人才流动亟待规范。保险行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保险人才,尤其是投资、精算、理赔等人才极为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在美国,保险从业人员拥有和金融从业人员一样高的社会地位;而在国内,保险代理人队伍的素质却等同于上门的推销员。” 王勤无奈地对记者说。

  在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挖墙脚”就会在所难免。“保险公司在挖人时,除了承诺基本津贴高于以往全年收入,佣金还可以另计,还有的直接开出‘双佣’,即每签成一张保单就可以直接获得双倍佣金等。”王勤说。

  “随着一批批新设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迅速占领市场,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挖墙脚’。”一家寿险公司高层毫不隐瞒地说。

  于是,为了抢夺人才,各家保险公司无不费尽心思,各显神通。高薪“挖人”是不少保险公司的首选。人才流动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但频繁跳槽则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张俊岩认为,对目前我国保险业人才流动现象应该正确看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保险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保险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正常流动是必须的,而且合理的人员流动可以促进人才成长。

  但他同时指出,由于我国专业性的保险人才市场尚未建立,因而保险人才队伍的流动仍处于无序状态。目前保险市场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够规范,行业内互相挖掘人才的现象严重,甚至发展成对一些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破坏性挖墙脚,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流失使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企业战略曝光、新品开发受挫,并导致原有客户的流失和企业的人事成本增加,企业的稳健经营也受到影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