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廉价老药缘何难进药店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2:49 中国产经新闻

  药店老板的惋惜与无奈,医院企业的逐利与责任推卸,医药代表的“市场经济,适者生存”论调——

  本报记者 任万霞报道

  最近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小张胃病又犯了他想起两年前吃的“乐得胃”片,每盒120片不到10元钱便宜又有效。于是打算再买两盒可是他跑了市内很多大药店都买不到,网上药店也订不到。不少药店的工作人员都告诉他是因为利润薄,药厂不生产了。小张疑惑地问记者,这样物美价廉的老药怎么就不生产了呢﹖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近段时间,物美价廉的传统老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各种廉价药正悄无声息地淡出药品市场。另据报道在北京,廉价老药4个月消失160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昂贵常用药。

  药店老板:

  仿制药卡住老药咽喉

  “传统老药一向被消费者定义为‘物美价廉’,但恰恰是这个‘价廉’限制了其发展。”通州区宋庄镇的瑞安康平药店的周老板曾是四川某大型药厂的工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他做了上述表示。他说,根据规定,

药品定价必须经国家物价部门审核批准。而经典药定价参照的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而这些年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生产设备更新,药品成本早就超过了定价。出现成本利润“倒挂”而不足几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批发商谁愿意去批发?代理商谁愿意去代理?哪里有钱做药品推广?又有几家
医院
和药店会舍去自身的利益,去“体贴”老百姓呢?

  周老板还告诉记者另外一个冲击老药生存的祸首,那就是仿制药。

  (上接A1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获得盈利空间不会花费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去研发新药,而是不断推出替代产品,这些替代产品大多不过是改个剂型、包装,或者调整一两个无关紧要的成分,然后再以新药名义申报定价,通过广告、代理商和药品推广的层层环节,“新药”价格就比传统药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周老板拿出一瓶标价1.9元的维U颠茄铝胶囊告诉记者现在电视上的斯达舒,就是仿制的维U颠茄铝胶囊价格却是19.5元,而老百姓现在就是看着广告买药。“作为原研单位的老药企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裳自己却面临倒闭。”周老板很是惋惜地说。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证实了周老板的说法,全国现有4000多家药厂,生产品种的97.4%是已上市品种的同类仿制药。

  周老板告诉记者其实不论在大城市还是郊区还是全国的二三线城市传统老药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由于消费水平相对低,在乡村和中小城市传统老药还不像大城市那样消失得那样快。但是如果不及时挽救廉价药它的消失就无法挽回。

  医院看病:

  只开贵的,不开对的

  与大药店难寻“廉价药”一样,大医院里也很难见到“廉价药”的身影,这与“以药养医”的体制有关,甚至有些医生缺乏职业道德,只顾逐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个感冒,打个点滴,花费上百元是很正常的。就连发改委也承认,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医院开大药方售高价药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在研究百姓药品费用增高原因的一项数据中显示,当前北京部分医院使用价格较高的抗菌药用量显著增加,而廉价的青霉素类药品用量却大幅减少。周老板告诉记者,在以往被普遍使用的青霉素现在部分医院的医生都不用了,原因是初次使用前都要做皮试,一是麻烦,二就是价钱低,没利润,导致了青霉素的销路不好。这还是一般的现象,更多的是现在医生开药真的就是只开贵的,不开对的。

  而对于大医院“廉价药”短缺的原因,医院声称是企业停产的结果,企业则说是医院不愿卖“廉价药”所造成。双方踢皮球、相互推卸责任。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经典老药如此快地消失与目前我国“以药养医”的体制有关。医院是药厂的大主顾,现在全国80%的药是通过医院销售出去的,可医院不愿意进的就是廉价老药,药厂也就缺乏生产的积极性。

  医药代表:

  廉价药就不应该有活路

  对于廉价药的现状,不少市民都表示叹息。小张说,物美价廉的老药,于情于理都应该拯救。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营村的吕大妈表示,没有了廉价药,我们长年有病的老病号就都吃不起药了。在网上,不少网友都发起了拯救廉价药的呼吁。

  而北京某医药公司销售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廉价药该退出市场了。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销售代表说,市场经济,适者生存,包装简陋,一成不变,有时候甚至看起来像假药,并且价格低到‘倒挂’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同时,仿制药已经大部分代替了老药,市场化模式运作成熟,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去拯救廉价老药。对于记者提出新

药价钱普遍偏高和原研性差的问题,这位销售代表表示,这又是另外应该管理的问题。老药换包装换新药价格翻番也是市场作用的结果,猪肉都十多元一斤了,药品就该总是几分钱,几毛钱,最多几块钱吗?老百姓吃不起药是社会保障问题,而不是药品行业应该救济的问题。

  有关专家:

  采取全面政策拯救廉价药

  有关专家表示,传统老药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拯救传统老药,首先要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畅通廉价药的销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认为,决定“廉价药”命运的关键环节是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不适合“廉价药”生存。

  其次,要给予生产廉价药企业以财政补贴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发改委可考虑给廉价药适当的涨价,使其不出现利润倒挂的现象,让老药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再次,采取措施充分保护原研单位的利益,保护药企的自主创新。

  最后,国家应考虑出台基本药物制度。世界卫生组织和日本、泰国等国家都有一套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中包括基本、常用、廉价药的目录和执行该目录的一系列政策。而我国仅有目录,却没有医院、医保部门、价格管理部门等相关行业如何配套执行的详细规定。“出台基本药物制度才是治本之方。”王锦霞指出。

  周老板也给拯救廉价药出了招,他说,老百姓应多了解药品知识,正确选药,不能让药品广告牵着鼻子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