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水危机或成苏南模式嬗变契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5:58 中国产经新闻
太湖水污染事件敲响警钟 本报记者 马东红 姜建生报道 “这件事情很不好说。我还有事,你找其他部门了解一下情况吧。”当《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试图就太湖水污染事件是否会对苏南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有何影响,是否会促使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主动调整和升级换代等问题与熟识的苏州市委某部门领导沟通时,他回避了。 太湖蓝藻事件使湖区的无锡和苏州一时间陷入了舆论的旋涡中心。 “这次太湖蓝藻事件给江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7月7日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表示:人们不仅对江苏发展模式产生质疑,苏锡常全面小康的成果也被颠覆了。 苏州、无锡和常州位于苏南。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等各种形式各行各业的经济形态统称为乡镇企业。它的多轮驱动、多轨运作、多元投资、多业并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活力。而它的“发祥地”就在这一区域,故被理论界和经济界称为“苏南模式”。 祖籍苏南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给新望博士所著的《苏南模式的终结》一书中所作的序言中这样表述:苏南模式由政府主导,也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转轨初期显露出了巨大的活力。“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苏南模式开始露出窘境;表现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在基层政府的要求和支持下,低水平地重复和恶性竞争,在经营管理上也向国有企业靠拢。” 而这种“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也导致大量的化工、纺织企业落户苏南。据统计,目前沿太湖流域的小化工企业多达两万多家。同时也使这个地区的人口短时间内向城镇集中,也就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 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等六行业,COD(化学耗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排放量的65%和63.4%。 上接A1版长期关注苏南地区发展的苏南问题专家新望博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从90年代开始,苏南地区的饮用水问题就表现为水质性缺水。”他认为,“工厂数量多而分散,治污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人口多而居住密集,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备是太湖水质性缺水的重要原因。” “最关键的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破坏了太湖自我净化和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功能。”他说。 他向记者介绍他在苏南调研时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时说:太湖的很多“毛细血管”(支流)被人为隔断,使原本有着生命特征、有机的太湖的新陈代谢的功能减弱。 据记者了解,太湖因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50亿元左右。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以来,太湖治理一期工程投资为100亿元,即将开始的二期工程预算投资则高达1000亿元。据在太湖开展调查长达两年之久的一位日本专家称,太湖水质要在10年内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至少要投入2200多亿元。 在7月7日的会议上,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太湖治理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实现太湖水质明显好转,确保太湖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李源潮表示:彻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标,治污是治本。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是必定要付出代价的。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 新望博士认为,这次太湖蓝藻事件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苏南地区企业布局分散、不合理;产业层级不高,高科技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的比例很低,因此,苏南也面临着一个产业升级换代的问题。如果把握得好,这也可能是苏南地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一次机遇。 但他同时又指出,北到常州、南到杭州、东到上海的整个苏锡常和杭嘉湖三角地区虽然市场分工协作体系最发达,城市的分工与功能形成也比较合理,也是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区域。但该区域也是行政区划割据最严重的地方,乡与乡、县与县、市与市之间,甚至是省级与省级之间的政绩竞争也异常激烈,行政区划的力量一直在和市场化的力量博弈。治理太湖污染的成功与否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也是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能否实现优化的一个因素。 据记者了解,无锡市已经启动了六大应急对策、六大工作机制、九大清源工程、九大治污措施的“6699”工程,提前关闭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 一年前,从华庄镇镇长调任无锡市滨湖区经济贸易局局长的顾惠忠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太湖蓝藻事件对该区的经济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所有可能排污的企业都停了下来。但我们积极反映,省里确定的太湖治污3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求自己一年之内要完成,今年首先要关闭32家小化工生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