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日本经验能否指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宋玮

  受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众多资源优势等因素的影响,日本银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国际化之路可谓大开大阖、跌宕起伏。由于盲目扩张规模、忽视金融创新等原因,日本银行业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从国际银行业的巅峰急转直下,一部分国际化成果付之东流。目前,中国也因经济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面临人民币升值的重重压力,而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这些背景与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崛起之时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但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全球化时代的即将来临,同时日本银行全球化兴衰的经验教训,也应该成为中国银行的参考。

  日本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及其失败经验

  日本银行在

二战后用低息贷款和交叉持股的方式支持日本大公司发展,并与之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加剧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当时,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由于技术创新停滞不前,再加上“广场协议”引发了日元在美国政治压力下持续升值的预期,许多日本企业把富余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于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推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攀升;然而,日本银行业一方面为房地产、中小企业以及致力于全球扩张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将自有资金投入到股票及房地产市场,致使资产价格迅速膨胀;同时,由于在日本国内市场经营前景乐观,且受到日本政府的保护支持,日本银行业开始了国际化扩张,而日元升值使得日本银行的账面值大幅增加,国际评级提高,使得银行可以获得廉价资金,其海外资产快速扩张。据统计,1984年日本银行海外资产3411亿美元,1993年达到21810亿美元;在1980年《银行家》杂志统计的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只有1家,而1988年世界10大银行中全部都是日本银行。

  不过在达到世界银行业顶峰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日本央行于1989年5月将再贴现利率从2.5%提高到4.25%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导致相关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大型银行出现巨额坏账。资产泡沫破裂直接造成中小金融机构破产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年的衰退之中。

  日本银行业海外扩张进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盲目扩张规模,加剧了其海外资产的泡沫化。日本银行海外扩张主要依靠向日本跨国公司发放大量低息贷款和并购海外经营不善的银行两种途径。在1985年到1990年期间,日本企业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达到21起,而日本银行业对日本企业上述行为的默许和纵容,怂恿和助长了投机气焰,实际上起到了迅速放大和加剧经济泡沫的作用。据美联储统计,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十年间,日本银行业在美发放的不动产贷款高达2000多亿美元,贷款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企业,其中近一半变成了不良资产。截至1992年底,仅日本兴业银行和长期信贷银行两家银行在美不良贷款已接近80亿美元。这种盲目过度扩张的后果终于在90年代中后期内外危机的夹攻下显现出来,日本银行业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不得不以撤回海外业务收场。

  二是漠视客户需求,忽视金融创新。进入80年代后期,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界压缩成本的需求愈加强烈,而一直由银行业掌控的财务费用则成为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但日本银行业不愿放弃自身利益,双方在各种形式的讨价还价上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日本银行业更没有以此为契机,通过客户的诉求,探究业务增长的新方向及培养相应的业务能力,最终导致业务能力远落后于欧美银行以及本国客户的大量流失。

  三是疏于内部控制,违规丑闻频发。随着日本银行海外业务涉及范围的扩大及参与程度的深入,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也不断加剧。1995年,由于内控自查机制的漏洞,在美经营的大和银行及大和银行信托公司未能按照相关法律向美国联邦及地方监管当局披露其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损失,而被处以禁止在美营业的处罚。尽管禁令至1998年已经失效,但是大和银行一直未能重返美国市场。由于以上原因,日本银行业从国际银行业的巅峰急转直下,一部分国际化成果也付之东流。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现状及其吸取的教训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扩张时期的情况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预示着我国银行业面临历史性的巨变,国际化扩张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改革上市,中国银行业的市值不断提高,资金较为充足,逐步摆脱了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而银行股价飙升和市值的大幅攀升,也使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和评级逐步提高,全球影响力处在上升期。2006年,国内三家最大的银行——工行、建行和中行分别迈出了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为拓展东南亚业务,工行收购了印尼Halim银行90%的股份,这是工行完成的首次跨国银行收购;建行完成对美国银行(亚洲)100%股权的收购,收购金额近100亿港元;中行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100%已发行股本。这些举措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扩张的序幕。

  中国银行业应吸取日本银行业海外扩张的经验教训,并在推进国际化经营时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定长远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目标方向。综合考虑海外市场特点、准入政策以及国际业务增长潜力等因素,划分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语言文化差异不大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对市场条件不成熟、准入管制较严格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参股、合资、设立子银行等多种策略,争取先入为主,熟悉市场、积累经验,为条件成熟时、收购扩张做准备。

  二是避免资产规模最大化冲动,实行提高核心竞争力战略。资产规模扩大和市值上升,加上有利的市场扩张条件,容易使银行过度注重外在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忽视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国内银行应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指导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通过并购迅速获得市场客户和稀缺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在短期,对于机遇,要勇于尝试,遭遇挫折,则果断止损。在长期,注重目标与进度、能力与机遇相匹配,防止形成过度国际化倾向。

  三是坚持经营原则,严守信贷纪律,相应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并及时冲销坏账。对于国际化中形成的不良资产,按照既定方针和国际惯例,通过债务重组、剥离出售、资产

证券化等方式加快处理。四是坚持顾客导向,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高额回报,以可持续的忠诚度收获客户的终身价值,并跟踪业界动态和研究国际趋势,以金融创新为契机,重点开发能够支持海外业务快速、持续增长的金融技术。五是慎重选择海外业务的内容与分支机构的形式,做到与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管理水平相适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