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豪华公务车之汤应如何止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以前,公款接待标准曾被规定为“四菜一汤”,但最终被很多地方演变为“四盆一缸”,这也许就是今日公务车配置使用标准限制的前车之鉴。

  刘以宾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对公务车超编、超标配备等问题进行规范和改进,其中明确规定: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7月15日《新安晚报》)

  控制公务用车,与限制地方党政机关豪华楼堂馆所等类事情一样,可以肯定地说:它暂时有用、长期无效。说它暂时有用,其作用主要在于表面,或是一种城市“创卫”般的暂时整洁,或是一种临时收敛式的舆论印象;说它长期无效,是因为一再违背着一个其实十分浅显的事理逻辑抑或说客观规律。“扬汤止沸”是一个老掉牙的、人们不愿再听絮叨的典故,但仍可依附于控制公务车的实例作一番发挥:锅中水之所以会沸腾,是因为灶堂中被不断送进柴草且氧气充足、燃烧正旺。减缓水的沸腾当然不是没有办法,例如采用传统的“扬”的方式,甚至一人力量不够就增派三五人,勺子太小就换成更大的;还可以拼命往锅里投放冰块。实在不行,尚有各种现代设备技术可供利用,例如干脆将一部大功率空调的蒸发器(冷热交换之用)安放于锅内……连幼儿园孩子都知道,“釜底抽薪”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鉴于种种原因,“薪”暂时无法撤去而且无法将其原因如实告知公众,于是便只好在“止沸”上作文章。

  据说公务用车每年耗费3000亿元,倒不是说一分钱都不该花,而是假如将其置于“扬汤止沸”典故中,它便是不断令“水”升温的“柴草”。讨论这3000亿元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其实没多大实际意义,宏观上看,关键是将3000亿元输送出来的“管道”其口径大小、布局走向、阀门控制是不是科学合理的。也许,3000亿元已经是中央与地方、欲望与情理、限制与反限制“博弈”的结果,否则还可能是4000亿元、5000亿元甚至更多。微观上看,一级地方政府包括某些贫困地区的政府,财政预算中用多少钱

购车、养车更是一个弹性标准,甚至完全由权力者个人说了算。奢侈几乎是人类共同的本性,只要有钱买,谁不想坐更高级的汽车。只有没钱买,欲望才能减退。公务车消费也是一个“生态链”,不从钱的“上游”乃至源头上进行减排、清污的控制,而是把环境的监控点放在已经在使用什么车这样的“下游”,只会促使地方政府把“智慧”集中用于全力应付上级对公务车配备、使用的检查上。商家最会揣摩并满足消费者特殊需求,保不准今后哪个汽车生产企业专门设计制造供应名义上等级不高而实际上配置豪华的公务车。以前,公款接待标准曾被规定为“四菜一汤”,但最终被很多地方演变为“四盆一缸”,这也许就是今日公务车配置使用标准限制的前车之鉴。或者,公务车的配置使用是限制了,但处在“上游”的公款供应渠道并未被控制,如此,官员追求奢华的欲望肯定会通过别的途径寻求满足。

  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殊国情,不是说公务车一辆都不能买。但究竟从宏观上花多少钱才合理、经过怎样的程序车才可以买、谁来做公务车管理的“掌门人”等等,已经到了该从理论上“说”清楚、机制上“理”清楚、财政上“算”清楚、操作上“办”清楚的时候。凡一种计量标准,便一定应有作出规定的客观依据。而就目前普遍实行的“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规定看,它实际上严重缺乏经济依据、环境依据、情理依据,更谈不上法律依据。为什么是2.0升而不是1.6升?为什么是25万元以下而不是20万元、15万元以下?是基于官员乘坐的“舒适指数”、还是公务车为官员挣来的“面子指数”而定?假如舒适指数、面子指数真的可以计算,那么规定它的依据又是什么?

  从资金这个上游或源头上控制公务车的奢华风应该是可行的。例如一个县级政府,据其客观上的“公务”总量、当地财政状况等等,核准其只能使用300万元专用资金必须购买20辆公务车而且绝不允许财政“预算外”的补充,不用规定排气量和价格,他自然就不会去购买超过2.0升、25万元以上的豪华公务车。

  规定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做法始于中央政府,由此看,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重申也算是“与中央保持一致”。“扬汤止沸”主要基于事后的惩罚性监督,而“釜底抽薪”则主要基于事先预防性的控制。与其说这是算经济账,倒不如说主要是表现于思路层面,进而存在于制度层面。现有以“扬汤止沸”为主的公务车控制模式,由于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路和体制,鉴于上下级政府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禁难止、政令荒废的严峻现实,“汤沸”的“柴草”仍会源源而来。要想从“扬汤止沸”转变为“釜底抽薪”,只能从制度的“源头”上开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