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降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栗涛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但2006年电力消费增长速度较快,同比增长14.2%。尤其是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上升,由2005年38.1%提高到2006年的39.5%,是近3年提高幅度最大的,这也使单位GDP电耗比去年上升2.75%。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单位GDP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比重上升,煤炭比重下降,这对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是个好的趋势。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任务的顺利实现,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向本报记者说。 2006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达24.6亿吨标准煤,煤炭就占消耗总量的69%,其中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为1.8亿吨标准煤,仅占消耗总量的7.5%。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煤炭转化为电力的形式只能实现一小部分的节能减排任务,发展生物能源,比如,靠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来减少煤电的比重,即是对现有能源结构的一种有益补充,也会对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起到一定作用。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2007年6月,国务院审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发展地位,规定了可再生能源资源勘察、规划、科研、产业发展、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方面内容,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使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刘吉臻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不足在于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我们虽然可以买来国外的产品,但这样造价就很高,而如果只买国外的图纸(专利),我们却造不出来一些关键设备,就是造出了设备也很有可能无法很好地运转。”他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基本处于商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可再生能源面临专业人才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开发和应用成本都很高的发展障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