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2季度GDP增长可能超预期 顺差成为核心动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23:50 中国经营报
继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超预期后,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将可能再次上演增长神话。 来自多家机构和专家的预测显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再超预期,极有可能接近或者超过中国第一季度11.1%的增速。 经济增长再次超预期,令来自海外的经济学家难堪。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鉴于强劲的贸易数据,几名经济学家表示,他们将重新修正其对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的预期。” 净出口推高二季度GDP “第二季度,几乎没有哪一项指标会比第一季度要差,首当其冲的是出口。”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林松立说。国信证券刚刚发布的中国经济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仍然强劲,同时处于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报告(2007年中期)”称,2007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长超出预期。报告负责人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预测,第二季度增速将会超过第一季度11.1%的增速。重工业化和贸易顺差是推高经济增速的重要动力,其中,贸易顺差的超高速增长又是带动此次反弹的核心力量。 中国6月份出口额达103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而进口同比仅增长了14.2%。6月份贸易顺差一举突破2006年10月份创下的238.3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外贸顺差上升为269.1亿美元。 导致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在于出口商们为了赶在7月1日国家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前抢出口。“出口厂商的订单一般是一年一订的,他们可能在6月份提前完成了下半年的一些订单,回避了出口退税降低的风险。这种非常规因素导致出口猛增,到7月份就可能会恢复正常。”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说。 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新政,我国从今年7月1日起取消553项产品的出口退税,调低2268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旨在放慢出口增速的举措,在6月份反而促进了出口的提前剧增。 6月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进口的疲弱。6月份出口增速环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6月份进口增速刚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同时,出口季度环比增长率从-17.9%反弹至11.8%,而进口季度环比增长率从13.2%降至11.4%。专家们分析,国内需求的相对不足,导致了出口增速持续增长,而进口疲弱。 过多的净出口增加了国内货币流动性,然而,迅猛的顺差增长存在坚实的市场基础。“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正在提升,很多人以为,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以纺织、家电为主,实际上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正在提高,如大型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林松立说。 尽管出口退税将在下半年影响出口增速,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外贸顺差仍会持续增长,出口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出口厂商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在同步提高,这一竞争力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有可能提价,企业利润和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 一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出口占公司收入比例不高,但是两年内出口收入比例要提高到40%,主要是对中东和非洲的产品出口。现在,国际和国内需求都很旺盛,我们的竞争力又很强,我们为什么不趁出口退税调整前抓住这个机遇呢?” 并非过热 多家研究机构预测,第二季度消费将继续持续增长15%~16%,成为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亮点。 国家信息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的消费快速增长具有相当的可持续性,预计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5.8%,创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这份报告分析,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缘于五方面的因素:一是收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大;二是国民经济连续数年高速增长,消费者信心与日俱增;三是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幅度大于城市;四是餐饮业对总消费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五是消费结构升级产品保持较快增长。 这份报告课题组成员之一的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室副主任牛犁对记者说:“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的消费数据值得期待,消费的可持续增长表明,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问题正在改善优化之中。” 对于投资,机构们普遍预测投资增速将从1~5月份的25.9%反弹至26%左右,加上今年5月份其他重经济数据的强劲增长,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CPI同比增长3.4%,各方对经济增长过热的担忧开始增多。 然而,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建龙和宏观分析师林松立所撰写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认为,“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作出过热判断还为时尚早”,同时“应警惕根据局部指标产生的过热判断,误导宏观经济决策的方向。 ” “应该看到,受工业增长自身的规律性和国家适时的宏观调控影响,工业增长仍处于回落通道,个别宏观数据出现的过快增长主要是季节规律导致的‘数字幻觉’。近期CPI的回升主要受食品价格上升的推动,不能成为过热判断的依据。 ” “从前五个月来看,投资结构正在改善,市场化的投资力度在增多,投资增速在正常范围内。今年以来,处于价格高位的有色金属和工程机械行业投资增速较快,而钢铁投资增速在降低,前两年过剩的产能正在被消化。我们没有必要过份担忧投资反弹,相反,更要对长线,如基建投资继续加大力度。”林松立说。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报告(2007年中期)”也否认了中国经济过热的观点,认为2007年我国实体经济依然在快速、健康的轨道中运行,较高的GDP、投资和CPI增速并不构成全面紧缩的理由。 “目前,储蓄与投资的盈余缺口在扩大,产能过剩的现象正在缓解,而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并没有出现,这说明经济并不过热,仍然是快速而又健康地增长。”刘元春教授说。 该报告建议,在政策制定方面,应当突破“流动性过剩恐慌”,消除“流动性问题泛化”倾向,积极引导过剩的流动性服务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结构性调整。 刘晓午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