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宋江的理性抉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23:44 中国经济时报
高建军 无论古代还是今天,自从《水浒传》问世后,就有许多读者不喜欢宋江这个人。觉得他其貌不扬、精于权术、善收买人,特别是对他的投降,更是大加指责。但我认为,其实在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中,在政治上最成熟的、对梁山的前途认识最清醒的要数宋江。 梁山的革命事业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由它的三个致命弱点决定的。一是没有明确的、远大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头领们的生活理想和趣味也极单纯、原始和低级: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最大的念想就是“打到东京去,夺了鸟位”,如此而已。二是梁山队伍基本上是一支没有文化的队伍。它的组成人员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如渔民、乡村医生、小手工业者、狱卒、警察、小地主、小商人、乡绅土豪、恶霸、无业游民、流浪汉、宗教人士、小偷、囚犯、土匪、黑社会(注意,梁山上没有农民,一个都没有)等等,这些人的文化水平都不会太高。还有一些从政府归顺梁山的人,主要是军队中的下层军官,都是武人,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想来也不会太高。而梁山第一号军师吴用仅仅是个小学教师。梁山的最高统帅宋江乃刀笔小吏,至多“中专”文化,属“不学有术”型。有的人应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比如柴进、萧让、宣赞等,但这几个人占绝对少数,且在梁山上都是边缘人物,对革命事业的决策影响极小,特别是柴进,上山前呼风唤雨、耀武扬威,上山后无足轻重、默默无闻。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梁山是没有高级知识分子的。有位伟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梁山英雄,他们的“革命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三是梁山政权的人才机制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是这一问题的全面大暴露。梁山的用人机制基本上是依资历而不是论功劳,最先上山的那几个人牢牢把持着政权的核心。后来者即使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在位次和待遇上超越前者。特别是七十一回以后,宋江们以“宪法”形式确定了各位英雄在革命队伍中的位置,彻底断绝了后来者和位次靠后者上进的希望。这一措施严重打击和挫伤了好汉们的革命积极性。另外,梁山上也有种种圈子和山头。各路人马汇聚到梁山后,一定有远近亲疏,表面上好汉们兄弟相称、人格平等,感情上却未必都是一般对待。有嫡系和非嫡系、亲信和非亲信之分,派系之争是难免的。比如,资历最老的朱贵和杜迁宋万等人,一直都被宋江吴用们压制排挤着。因此,实际上,七十一回后的梁山事业已经处于干多干少都一样、甚至干不干都一样的状态。 具有上述三大致命弱点的水泊梁山的命运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了。这些难道宋江全然不知么?作为第一把手,我想,他是比谁都清楚的。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把梁山事业做大,他知道想做大也做不大。上山之后,多少次午夜梦回,他一定会权衡利害,反复掂量——梁山将往何处去? 古代社会,造反大体上有三种结局:一是被朝廷消灭;一是推翻现政权,自己当皇帝;一是受招安。第一种结局是宋江万万不愿意看到的。第二种结局美则美矣,奈何太过渺茫,中国历史上通过利用社会下层造反而黄袍加身者绝无仅有。而第三种结局,比较来讲最具现实性和操作性,而且也符合宋江一贯以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最最主要的是,宋江通过对于梁山事业的整体考量,已经预见到它的前途的险恶。作为梁山的最高领导人,宋江不得不考虑梁山的出路问题,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更因为这是他的身家性命所系。找出路,一个个人如此,一项事业亦如此。他需要退步抽身,他的家庭(他一家都上了梁山)需要退步抽身,他的弟兄们需要退步抽身,梁山更需要退步抽身。 所以宋江受招安,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有些头领反对受招安,不是他们具有多么坚定的革命性,而是他们对于受招安后的命运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另外一些人则纯粹是过惯了梁山原始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吃肉喝酒方便,不愿意改变现状而已。当然也有一些人除外,如林冲,那是因为他有仇恨。 宋江受招安“理念”的确定和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实施,使水泊梁山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保存了“革命火种”。也为《水浒传》后的众多续书提供了由头和材料。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