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蕉:“有形之手”与市场的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08:44 中国经济时报

  ■调查香蕉(一)■本报记者孙东辉

  相邻的两个“竞争主体”终于站在一起,抱团应对低迷的香蕉市场。7月2日,“首届广东、海南香蕉周”在京启动。北京某集团公司与两省蕉农签订了2000吨的定向采购协议,以帮助销售两省大量滞销的香蕉。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6月26日至6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广东省徐闻县采访时,有不少政府官员、香蕉种植户及流通商呼吁,在供大于求的香蕉市场中,海南、广东等产蕉大省应“联合救市”,帮助蕉农。

  近期广东、海南香蕉价格持续低迷到底是何因所致?受困于一直持续不断的谣言?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而走出困局又将依赖于哪只手?

  香蕉市场供大于求

  “这儿价太高,一块儿去海南瞧瞧。”6月28日下午,来自贵州的香蕉流通商黄永贵在龙塘香蕉市场呆了不到15分钟,就急匆匆地搭上去徐闻县城的班车。他认为记者也是来买香蕉的,偷偷告诉本报记者:“那边可以再压压价,反正运费也差不了多少。”

  龙塘市场是徐闻县最大的香蕉交易市场,当地80%以上的香蕉都是从这里走出徐闻,然后卖到全国各地。龙塘镇距徐闻县城有约20分钟的车程,在县城港口,黄永贵可以坐船去海口,整个行程只需两个多小时。

  黄永贵看上的香蕉标价0.29元/斤,他坚持质量相近的同批次香蕉以0.23元/斤卖给他。收购商感觉不划算,双方没有成交。

  “这差不多已经是最好的了。”正在洗香蕉的龙塘镇农民王香芸说:“还是卖不上价。”

  记者翻开这家收购商的账本,上面显示,从6月21日至6月28日,其香蕉收购价最低的是0.12元/斤,最高的是0.33元/斤,其中以0.21元/斤至0.28元/斤最多。

  “以前是不愁卖,现在是挑三捡四。”龙塘镇兄弟香蕉收购部的老板刘开涛告诉本报记者,去过海南香蕉交易市场又来这儿询价的流通商也很多,往年这种“两头压价”的情况很少,一般是看一家就定了,生怕拿不到货。

  徐闻县香蕉生产销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曾文盟对本报记者表示,2006年下半年以来,华南地区香蕉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且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中间商不免要压价。”

  数据显示,全国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海南省今年香蕉种植面积就增加了20万亩,而徐闻县香蕉种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6万亩。

  记者在徐闻县采访时发现,“供大于求”是导致香蕉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徐闻官方及百姓的“共识”。

  徐闻县分管农业副县长陈俊以下乡调研、工作安排不开等理由婉拒记者的采访。徐闻县政府提供的一份香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显示,造成徐闻香蕉价格偏低的原因有:一是由于全国气候比较平稳,特别是广东、广西去年以来没有台风,全国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二是全国香蕉上市时间比较集中,特别是徐闻县香蕉上市时间正好与海南香蕉上市高峰期相遇。三是新闻媒体对香蕉报道失实,造成不良影响。四是今年徐闻的香蕉由于收获期比往年推迟,没有了原来反季节优势。五是全国各地各类水果大丰收,又正处于上市旺季,国外各种进口水果也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当地蕉农则向本报记者反映,由于品种改良,他们种的香蕉单位亩产也有所增加。徐闻县预计,今年香蕉的产量是7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而海南省农业厅统计,今年香蕉的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40万吨,增长40%左右。另外,

福建、广西等传统种蕉地区的香蕉也进入“丰产年”。

  徐闻香蕉产业是“官场香蕉”?

  由于香蕉生产供大于求,有人开始质疑徐闻县香蕉产业为“官场香蕉”,即怀疑其是以行政措施为特点的种植。

  据了解,香蕉产业是徐闻县农业经济的主要产业,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香蕉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20%以上。徐闻县还是全国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之一,被授予“中国香蕉第一县”称号。

  2001—2003年,徐闻反季节香蕉年均种植面积为9.7万亩,年均总产量达17.48万吨,年均总产值达2亿元,约占全县年均农业总产值的10%左右。

  徐闻县委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徐闻县的香蕉种植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如今总产值达8亿元。徐闻县目前香蕉种植面积、总产量、年总产值均居全国县级首位。

  记者了解到,徐闻县15个乡镇中有14个都种植了香蕉,其中东部地区包括龙塘、城北、南山、前山等乡镇都以香蕉产业为主。

  徐闻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香蕉是徐闻县的指导产业,在2006年,徐闻县就创建了面积2000亩的省级反季节香蕉标准化示范区。

  记者在徐闻县委提供的材料上看到,“徐闻抓示范基地建设,抓宣传发动,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广大农民树立起了新的经营农业理念,高产高效的现代特色农业唱响了主旋律”。

  徐闻县种蕉大户邢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徐闻县很重视反季节香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但编制规划,对生产基地建设进行指导,还树立典型,积极为蕉农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种苗、水源等问题。

  这位官员提供的数字表明,徐闻县除建成25万亩反季节香蕉外,还形成20万亩优质菠萝、30万亩外销蔬菜、30万亩甘蔗等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全县共建起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20个,总面积16万亩。

  这位官员表示,徐闻县这样做也与县情有关。徐闻是个农业大县,总人口68万,农业人口54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徐闻十年九旱。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旱坡地80多万亩。只有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徐闻县“才有搞头”。

  曾文盟表示,徐闻县地处热带北缘,是香蕉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天然宝地。在掌握了反季节(春夏季收获)香蕉生产技术后,可满足国内淡季市场的供应。另外,徐闻还具有产业化、生产力等优势,香蕉生产也一直按照“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创造品牌扩展市场”的思路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徐闻县在湛江市是最穷的县;自2002年起,徐闻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稳居湛江五县(市)之首。

  王香芸对本报记者说,以前他们村里主要种水稻、蕃薯、甘蔗、花生等,亩产值不到700元,一亩地年租金不到80元,整个县里其他亲戚家的情况都差不多。近几年好年运的时候,香蕉亩产值最高的有近万元,一亩地的年租金高的就有800元。“现在村里的小洋楼大都是种蕉大户盖的,他们前几年赚了不少钱,今年就赔得很惨。”

  “有形之手”出招

  蕉贱伤农。有专家预计,到目前为止,徐闻县香蕉产业的损失约有3亿元。

  徐闻县委副书记侯德耀曾撰文指出,徐闻县香蕉生产的劣势有,一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香蕉生产的主体比较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风险抵抗能力和综合实力的发挥。二是后备良种资源不足,影响更新换代。三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步伐不快,产品国外市场空间不大。四是采收及产后处理能力不强,商品果率有待提高。

  当台风走开、暖冬来临,全国香蕉大丰收之时,徐闻县香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晚我早,人少我多,人多我反季节”的打“时差”战略遭到重挫。上述种种劣势也成了徐闻蕉农心中真实的痛。

  邢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香蕉销路较好,谁也不重视,县里号召大家不要各自为政,要产、供、销紧密联系在一起,可都被当成‘耳旁风’了”。

  “大大小小的会开了很多,都记不清了,一直忙香蕉销售的事儿。”徐闻县委调研室主任欧阳光仅向本报记者表示,自3月份有“蕉癌”流言、蕉价下跌以来,县委县政府就开始着手协调香蕉销售事宜,但“政府主要突出服务职能,不可能强迫种植户及流通商”。

  5月26日,徐闻农产品在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挂牌经营;与此同时,徐闻县热带水果基地北京联络处也正式成立。记者了解到,在此前后,徐闻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三个小组,奔赴全国大中城市开拓市场。

  徐闻县政府提供给本报的材料显示,徐闻香蕉产业今后发展设想包括:一是加强对香蕉产业的指导。二是突出抓好香蕉流通。三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发展标准化生产。四是探索发展以香蕉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保鲜技术,拉长香蕉产业链,提高香蕉附加值。五是探索发展香蕉保险,使香蕉产业在遇到市场和自然灾害影响时,最大程度地减低损失。六是积极发展香蕉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七是有关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关心支持香蕉产业发展。

  香蕉种植户和流通商向本报记者表示,政府出台种种措施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能否使脆弱的香蕉产业成长壮大。而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部门如何应对流言等突发事件,则是另一个考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