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赫尔辛基圣地穿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赫尔辛基圣地穿越

  芬兰湾

  圣地穿越

  本报记者 姚峰 赫尔辛基报道

  那些睿智的商业思想如何融入奥运血液?那些伟大的城市如何借助奥运更加伟大?本报记者将重走二战之后的15个奥运主办城市,为您与北京探寻答案。

  上帝把芬兰放到了东西方交界的夹缝中,1952年的奥运会,增长了他们在夹缝中生存的智慧。

  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在芬兰人记忆中,模糊又深刻。

  模糊是因为时间相隔太久,多数的芬兰人那时还没有出生,而深刻在于那一届奥运会给芬兰带来的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还如此清晰。

  在那届奥运会中,芬兰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国家形象为世人熟知,并以此为起点,逐渐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这对于现在这个凭借科技、创新、福利制度闻名世界的北欧国家,1952年好似一个新的起点,之后芬兰经济迅速发展,不久便加入了联合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那一届奥运会,对中国同样意义独特,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受邀派出代表团参加,尽管组队匆忙,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许多项目的比赛已经结束。但五星红旗第一次作为参赛国旗帜在奥运村升起。

  2007年6月初,本报记者踏上了赫尔辛基,试图寻访第十五届奥运会所带给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记忆中的奥运会

  为1952年奥运会兴建的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馆,现在仍在国际赛事中发挥作用。老杜说:“你们的刘翔在这里进行过比赛,就在2005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

  那一场比赛,刘翔以0.01秒之差输给了法国名将杜库里。老杜那时被特聘成为刘翔的翻译,他很替刘翔惋惜:“只差一点点,刘翔就是冠军了。”

  老杜的名字叫markku tuuli,他的中文是在台湾学的,他喜欢我们叫他“老杜”,原因是他在台湾学习中文的时候,非常喜欢唐朝诗人杜甫。

  登上体育馆中的奥林匹克高塔,面积不大的赫尔辛基城区尽收眼底,如果天气晴朗,远处的芬兰湾会看得非常清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客船,挺拔高大的松树,嬉戏的海鸥和野鸭,一副美丽的北欧风情。

  目光所及的位于芬兰湾的奥林匹克港,正是芬兰1952年时,专门为奥运会所兴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接待通过坐船来观看奥运会的观众。如今,50多年多去了,这个港口依然繁忙,每天,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通过这个港口前往波罗的海诸国。

  可是当我向人们提起1952年那届奥运会时,大多数的芬兰人总是摇摇头,说太遥远,“那时我还没出生呢”。

  尽管记忆模糊,但几乎所有的人又都会强调,那一届的奥运会对于芬兰意义重大,就是在那之后,芬兰肌体的各个方面开始迅速的生长起来。

  尤西·穆斯托能说:“1952年的芬兰奥运会,大大刺激了芬兰各行业的发展,包括工业、建筑业、商业、旅游业、饮食业和各种服务行业都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尤西是芬兰工业联盟(Confederation of Finnish industries EK)的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工商联的组织,全芬兰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该组织的会员。

  1952年的奥运会成为芬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届奥运会也成为了当时芬兰经济的加速器,使芬兰在二战的废墟上崛起。

  比如,芬兰著名的啤酒品牌“Gin-longdrink”就是在那届奥运会时开始诞生,而今,它已成为芬兰人最爱,在芬兰的各个酒吧和超市,Gin-longdrink系列的啤酒比比皆是。喜欢喝啤酒的芬兰导游对我们说,Gin-longdrink啤酒的出现,是芬兰开始商业化的一个象征。

  芬兰也是一个热爱运动的民族,由于三分之一的领土均在北极圈之内,寒冷的天气让冰雪运动,比如滑冰、滑雪、冰球、冰壶等体育项目在芬兰非常普及,冰球更是成为了芬兰第一运动。

  除了上述运动,足球在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被很多人喜欢,这一切的原因不得不归功于芬兰足球明星———立特马宁,他先后效力过

利物浦和阿贾克斯等著名足球俱乐部,并帮助阿贾克斯在1995年战胜了
AC米兰
,拿到了欧洲冠军杯。

  老杜就是立特马宁的铁杆“粉丝”,谈及立特马宁,他总是滔滔不绝。老杜现在已经是三个小孩的父亲。其中除了年龄尚小的女儿,老杜把喜爱足球的基因成功遗传给了两个儿子,老杜的两个儿子,一个16岁,一个14岁,都是校队的成员,老杜说:“他们每周都要踢两次球,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不过,Finnfacts的玛丽莲却不是很喜欢“足球”这样激烈的运动,Finnfacts是我们此行的邀请方,这是一个半官方的公关机构,主要为芬兰的企业进行对外宣传服务,玛丽莲是这家机构的中国项目负责人。

  玛丽莲所钟爱的运动项目是“北欧行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面对一脸诧异的我们,玛丽莲随手一指路人,说:“看,这才是我们芬兰最为普及的运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

  顺着玛丽莲所指,我们看到一个路人正拿着两只手杖协助行走,“这是一项由滑雪运动演变而来的运动,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有氧运动方式之一,能够帮助预防和治疗心脏病,也能有效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减少关节磨损。”

  玛丽莲还介绍,北欧行走所用的手杖,大部分都标着“made in China”。

  2000年的时候,国际越野行走协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成立,现任主席为阿基·卡利塔拉。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也于2005年将北欧越野行走作为优秀健身项目在中国推广。

  芬兰的苏醒

  那么,上述这些就是1952年的奥运会的最大意义吗———让奥林匹克运动在芬兰更加普及,促进了芬兰的社会发展,并让赫尔辛基的市政建设焕然一新?

  或许都不是。每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多数芬兰人的表情都会变得庄重甚至严肃。历史上的芬兰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国家,在很多芬兰人看来,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对于芬兰来说,政治意义也许最为重要。

  尤西·穆斯托能说:“直到那界奥运会之后,芬兰才开始以一个独立国家的形象为世界所熟知”。

  12世纪以前,芬兰一直是一个宗教上及政治上比较闭塞的国家,在此之前文献史料关于芬兰的记载相当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此之前芬兰人似乎没有参与任何贸易、侵袭以及维京海盗的活动,只是进行狩猎、采集或农耕等,依靠国内湖泊的丰富资源自给自足地生活。

  芬兰人当时过着闭塞的生活,但他们一方面被西临的瑞典和天主教会所觊觎,另一方面又被东临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即后来的俄国)和东正教会所影响。

  大约在1155年,瑞典国王Erik对芬兰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瑞典的这次东征不但把基督教带到了芬兰,还把其王权也带到了芬兰。此后瑞典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十字军东征,终于在第三次东征结束的时候把自己的势力向东推进到了今日俄罗斯的维堡地区,牢牢控制了整个芬兰。

  瑞典在芬兰的统治前后长达600多年。之后,它与俄国之间矛盾激化爆发战争,在与俄国300多年陆陆续续的战争中(交战时间长达80年),芬兰承受了巨大的磨难。不但其国土沦为瑞俄两国交锋的战场,其人民也被瑞典课以重税及兵役。在此期间,瑞典逐渐丧失去了对芬兰的控制权。1808年瑞俄战争后,战败的瑞典于1809年将芬兰割让给俄国,彻底结束了其对芬兰的统治。

  被割让后的芬兰成为了沙俄的一个大公国,并且由沙皇自己亲自兼任芬兰的大公。在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时期,他企图在芬兰实行专制,这引起了芬兰人民此后持续数十年的不断反抗。1917年,一战结束沙俄战败。“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开始由布尔什维克掌权。当时多数为非社会主义党派的芬兰议会宣布与俄罗斯革命政权脱离,并任命了自己的新政府。芬兰最终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

  但在1917年独立后,芬兰并未走向平静。先是两年的内战,紧接着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苏联对芬兰领土的无理要求,芬兰先后被卷入与苏联的“冬战”以及“续战”中。在“续战”中,芬兰为了寻求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向纳粹德国靠拢以抵抗苏联的侵略。在二战中,芬兰虽然是战败国,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而战。

  “既然我们被上帝放到了东西方交界的夹缝中,我们就得学会在夹缝中生存的艺术。”这是历史上芬兰生存智慧的真实写照。

  在二战之后,芬兰全国上下都爆发出崛起的冲动,而申办1952年奥运会成为这种动力的最佳体现。尤西·穆斯托能说:“我们需要向国际社会证明,芬兰从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必将走向强大,而奥运会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1952年成功地主办了奥运会之后,芬兰的国家形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芬兰也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尊重。1955年,芬兰加入了北欧理事会与联合国。此后的日子里芬兰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合作,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希望明年能拿到金牌

  当年的芬兰如此迫切地需要举办奥运会来直接发出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声音。于是,赫尔辛基积极地加入了1952年奥运会的申办行列。

  伦敦奥运会前一年,即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第十四届奥委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此时世界一些城市对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有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芝加哥等多个城市同时提出了申请。会议期间,各个城市都派来了由市长率领的代表团游说,气氛相当热烈。通过投票表决,最终赫尔辛基赢得了主办权。

  不过,由于仍然未能从二战创伤中恢复过来,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组委会请求奥运火炬的传递不要经过芬兰东部,本次奥运会首次动用飞机传递火炬,将火炬由雅典经哥本哈根运送到赫尔辛基,时间是1952年7月19日。

  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由55岁的芬兰飞人帕沃-鲁米交到另外一位著名的芬兰奥运选手、62岁的汉斯-科勒迈宁手中,后者点燃了开幕式上的火炬。

  这一届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为期两周,于1952年8月3日正式闭幕。大会期间,虽然气候不佳,不时遭到寒风和大雨的袭击,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运动会。美国仍保持了金牌总数领先的地位,共获40枚。苏联紧随其后,金牌数为22枚。如要计算前六名非正式团体总分,则两国均为490分。

  赫尔辛基奥运会揭开了奥林匹克新的篇章,进入了美、苏两个体育强国抗衡的年代。

  而这一届奥运会对于中国意义尤为独特。1952年7月17日,国际奥委会在赫尔辛基举行第47届会议,以33票对20票的多数通过了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决议。但由于蒋方代表的一再阻挠,中华全国总会收到邀请电时,已离奥运会开幕仅几个小时了。

  1952年7月19日,周恩来总理果断做出批示:“要去!”并指出:“正式比赛参加不上,但可以和芬兰运动员进行比赛,多做友好工作,要通过代表团的工作和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去宣传新中国。”

  新中国首次匆匆组队参加奥运会,待到达赫尔辛基时,许多项目的比赛已经结束。中国的三支球队同芬兰的球队进行了4场比赛。吴传玉参加了100米仰泳比赛,成绩为1分12秒3。这是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写下的第一个纪录。

  2008年,该轮到芬兰人到北京做客了。芬兰通讯产业部的SuviLinden女士说,芬兰人对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充满信心和期待,“我非常高兴,我很赞成中国举办奥运会”。

  而老杜的愿望更具体一些,他叹了一口气说:“你看看芬兰已经多少年没有拿到过奥运会金牌了,我真希望,明年的奥运会,我们芬兰能在北京拿到一枚金牌。”

  敬请关注 7月18日 苏醒的芬兰(下):

  当年窘迫的赫尔辛基如何克服奥运财政难题?哪些商业元素在1952年萌芽,并成长为日后芬兰崛起的基因?

  (本期赫尔辛基穿越由上海汽车特别赞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