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华晨遇劫 中国汽车欧洲路为何频频受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邢锐 6月26日,是华晨汽车总部最繁忙、也是最沉重的一天,每个员工的脸上都神色凝重。 起因来源于德国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公布的一条关于碰撞测试的结果,该次碰撞中选择的是已经在欧洲上市的华晨BS6(尊驰)天窗版,测试参考的是欧洲NCAP的标准,在测试中尊驰仅获得一星的成绩。 在以64KM/H的速度偏置40%进行的正面碰撞测试中,BS6的发动机舱完全变形溃缩,A柱发生严重变形并且进入驾驶舱内;方向盘发生横向偏移,安全气囊弹出却未能保护司机的安全;油门刹车踏板发生位移,对司机腿部造成高风险伤害;碰撞后车门严重变形且无法直接打开,仪表盘发生位移,在真实路面情况下将导致司机被困,提高救援难度,降低生还几率。 在速度为50KM/H的侧面碰撞测试中,BS6(天窗版)由于缺乏安全气帘的保护,驾驶员的胸部、腹部均受到强烈冲击,真实路面情况下司机的生还几率很低。 面对该测试结果,华晨的欧洲代理商Hans-Ulrich Sachs表示,BS6之前已经通过了ECE碰撞标准,但对在本次测试中仅获得一星还是有些困惑。尽管其表示该次碰撞不会影响到BS6的销售,但也透露出希望华晨在汽车安全方面作出更多的改进。 “推倒重来”过于偏激 针对该测试结果,德国某媒体推出了“推倒重来”的论调,指责华晨汽车在汽车基础设计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应该重新设计结构,而不是改进。该言论言辞激烈,过于偏激,但也代表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对中国汽车产品的认识偏差和怀疑态度。 其实,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媒体语言早在2005年就出现了,不过当时的事件主角是中国的江铃汽车,在德国部分媒体的恶意批评中,江铃陆风不幸成了中国进军欧洲市场的牺牲品。 虽有前车之鉴,但华晨还是选择了这条风险莫测的欧洲之旅。在2006年11月27日,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率队亲临德国不莱梅,与欧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车贸易公司签署了为期5年,共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协议,似乎很光明的前景就摆在华晨的面前。 然而,欧洲这个拥有着古老汽车传统的大陆好像并不太喜欢中国汽车的到来,他们认为新生的中国车缺少文化内涵、缺少他们津津乐道的尖端技术,是廉价车的代名词,就如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待日本、韩国车的态度,傲慢与偏见阻挡了他们对中国汽车进行深入了解的兴趣。如今,中国汽车开始登陆欧洲大陆,性价比的优势强烈冲击着欧洲汽车销售体系,而如何保护欧洲汽车工业的优势地位则成了欧盟的重要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壁垒”效应开始显现并加强,但需要指出的是,该壁垒并非单纯地为阻止中、日、韩等国家的汽车产品的进入,对于欧洲的汽车产品同样有限制的效力,这个时候,技术的优势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欧洲的NCAP测试也是汽车产品能否站稳脚跟、获得市场认可的必经之路。 如今,华晨成了这个风暴的中心点,面对欧洲媒体激烈的批评,华晨解释称,数月前华晨尊驰已进行过一次NCAP碰撞测试,并获得两星评定,两次碰撞测试的各项数据基本一致,但由于评估标准不同造成了星级评定出现了差异。华晨方面又强调,尊驰轿车之前已经通过了在欧洲上市所必须的ECE欧洲汽车安全标准评测,这是能够进入到欧洲市场的关键一步;而ADAC的碰撞测试所依据的标准是安全要求更加严格的评价标准,尊驰的受挫只是不够熟悉德国的评测环境,未能对该产品在安全性能上作出应有的改善措施。 很显然,ADAC的这次碰撞测试结果的公布完全出乎了华晨的预料,华晨在获知消息后,公司高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方案,以尽可能挽回此事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到目前为止,华晨、HSO公司与ADAC俱乐部已经就此事达成了初步合作:即由ADAC协助华晨进行安全性能的改进工作,并预计在一年内将尊驰的安全性能提升至欧洲NCAP测试三星标准。 另外,华晨方面坦诚地面对德国媒体的批评,并称:出口欧洲、开拓欧洲市场的道路是会有些曲折的,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欧洲市场并不排外 中国汽车企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球的注目。“对于已经基本成型的全球汽车格局必然会带来一些挑战和压力,”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代表处戴麟博士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们应该注意到,德国ADAC的做法是建立在成熟、透明的测试标准的基础上,不存在明显的针对性。对于中国汽车的不利评判,多来自于媒体的渲染,但中国的汽车企业应该坦诚面对,把事件看做是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信号。” 谈到此次华晨尊驰的碰撞结果,他认为:“这件事与之前的江铃陆风同出一辙,共同的表现是测试结果不理想,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欧洲市场对中国汽车产品质量的担忧,在销售上可能会影响到销售业绩的增长。另外,欧洲的汽车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从政策的角度不存在打压欧洲以外品牌的可能,真正起作用的是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比如说欧洲的NCAP测试就是市场监督行为。 出口的另一条路更光明?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华晨在应对突发事件所引起的信任危机中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华晨的海外战略能否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实施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进行沟通和磋商后,华晨汽车欧洲主要运营商HSO公司也明确了会继续与华晨汽车的合作,并表示对华晨汽车在欧洲销售的未来前景看好的信心。华晨汽车也声明该碰撞结果不会影响到尊驰在德国及欧洲的销售渠道。 但显然,来自另一半球的市场的强烈反应,会让华晨在欧洲的幸福之旅蒙上一层阴影。华晨已然没有了退路,必须按照既定的战略坚持走下去,否则,欧洲市场会加深对中国制造汽车产品的偏见。 面对华晨遇到的窘境,一些也在进行着国际化推进的汽车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 某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层认为,华晨走这条路风险大过收益。他说:“欧洲汽车市场不仅仅是针对汽车安全性有着严苛的标准约束,其他的比如汽车排放标准、汽车报废回收率标准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标准等等,对中国的汽车企业都是难以逾越的坎儿,其中包含着相当高昂的费用成本,在国内汽车企业资本金并不很充裕的情况下,如此之高的进入成本,值得吗?” “其实,走国际化道路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采取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的策略。先拉美、非洲、东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再欧美的市场战略,是比较符合我们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路径的。选择准入标准比较宽松的市场是我们的方向,这样就会减少很多阻力,也对我们的国际化经验的积累有帮助。”该人士又强调说:“我并不否认华晨的做法,但华晨有没有考虑到如果失利会对企业形象和品牌造成多大的损伤呢?而这种影响和伤害可能对国内市场信心造成的打击是难以估算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