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商家控温节能陷两难境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23:07 北京商报

  在响应相关部门节能控温号召和满足消费者舒适购物的选择中,零售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市商务局对于商场超市的控温通告在6月15日就正式施行,通知要求“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而本应是商家拥戴的“节流”政策,半个月后, 执行者寥寥无几。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商场不惜耗电成本,“违令”降低室内温度,只为赚得消费者对温度的满意。“一边是控温政策要求,一边是顾客投诉,我们确实有些为难。”一家外资卖场店长昨日向记者坦言。

  为配合相关部门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

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的通知》,将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作为节能降耗工作的主战场,并将北京等10个城市作为试点。随后,一纸《关于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下发。北京市商务局和发改委也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在商场超市内,“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供暖温度不高于20摄氏度,自6月15日施行。”

  对“26摄氏度”的控温线,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卖场负责人表露难言之隐:“接到通知后,卖场统一按照规定执行了‘26摄氏度’标准,但这个温度对于卖场来讲是偏高的。有消费者投诉卖场太热,我们只能耐心解释。”该负责人表示,按照惯例,夏季令消费者感到舒适的卖场温度应该在24摄氏度左右。但是如果随意设定空调温度,被相关部门抽查后,将以0.1摄氏度为起点接受不同程度的处罚。

  相比一些商家“勉为其难”的执行,另外一些商家则为保证客源,违令不从。

  记者以温度计测量的方式走访了中关村和西单商圈的多家商场,发现其室内均低于26摄氏度。如,家乐福内温度较低的区域约为22-23摄氏度,中关村购物广场则在24摄氏度左右。

  由此看来,作为经营方的零售企业如一味调低温度,自然加大耗电成本;但作为商业服务场所,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也是保障销售业绩的基本条件,为了让消费者购物舒适,又不得不自降温度。在这场节能大战中零售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记者连线

  官方:设置温度抽查合格

  昨日,市商务局流通秩序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节电规定,相对符合商家的利益。自该规定实施以来,联合执法队对北京市零售企业的抽查合格率是100%。该负责人介绍,商务局相关通告中明确表示,“26摄氏度”温度线的含义是卖场内空调的设置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只要检查当时的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这一档,都为合格。但是抽查合格,也不排除存在人为调整的可能性。

  业内:尝试制定“柔性标准”

  对于“26摄氏度”控温线,辅迅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涛则认为并不十分合理。他介绍,卖场温度控制是一个复杂问题,由于外界天气不同,商场所处地形、内部布局不同,温暖控制会带有很多个别因素。一刀切的“26摄氏度”标准并不人性。应该尝试制定“柔性标准”,各个零售企业根据当时环境来指定令消费者感觉舒适的温度即可。以消费者有没有投诉为参照,应该是衡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张晓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