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港电影的迷失与中国电影的爆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 16:18 经济观察报

  胡恩威(香港)/文

  香港电影在回归十年的三千多天,没有出现什么大作品,《无间道》是成功的类型片,而不是大作品,无间道不能超越香港人那种“没有对与错”的人生哲学。《无间道》只强化了一种已接受的意识形态,而不是探讨辩证批评这种香港价值,《无间道》第一集是类型片的典范,视觉风格强烈而统一,叙事明确。第二集是电影《教父》的香港版,第三集有点像某种欧洲艺术片的反传统说故事的形式。三集加起来是一种 MixandMatch。

  《功夫》和《少林足球》是九十年代周式笑片的变种。没有什么社会符号,是受日港漫画文化的影响,就是一种不用压力看的娱乐作品。 神奇的是周成为了中国国内的一个文化英雄,知识分子的一种偶像。这种现象说明了中国现在的一种失落状态,需要一个像韦小宝的反讽人物来作英雄。九十年代后期中国进入了市场主义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失落也是更明显,周式的反英雄式的英雄成为了一种知识分子的心理策略。面对中国那种奇特的精神分裂和知行不能合一的体制。周式英雄成为了一种出路,但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的演变,这种逃避主义式的英雄是会变成众多中的一种英雄。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经常把“中国”刻画成一种负面的形象,像《表姐你好 》至《国产零零漆》,这种意识都是在香港经济强势中国弱势下的产物,周星驰的早期作品如《赌神》也经常拿当时的来港移民人物开玩笑。

  周星驰以喜剧形式表达一种逃避,王家卫用的是爱情,不可能的爱情,爱情是不可能的(impossiblelove,loveisimpossible),是王家卫导演97前后作品的命题,充满着一种无奈,愦憾,无力感,认命,失落。这也反映着香港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越接近97他的作品越是悲观,《东邪西毒》、《春光乍泄》、《花样年华》……都是关于不可能的爱。这种对号入座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香港文艺青年界对王电影的喜爱,反映着一种无奈心理。一种无力无奈失落的心理,欧美文化电影圈对王氏电影的嘉许和热爱,一方面是东方主义的苏丝黄艺术电影版,一方面也是一种现代文明人对爱情无奈的一种悲鸣。而这种悲鸣也在90年代末的中国,产生共鸣,王导演成为了周先生以外的另一个选择。两者外表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文艺,一个通俗,但两者背后都是有着一种对现实无奈与逃避的心理状态。

  90年代末期大陆经济进入起飞期,而香港在踏入2000年后,正面对长期经济发展的泡沫危机,而香港电影并没有在黄金期时进行工业化、国际化;在投资集资,人才培训,题材开发,发行与电影院经营进行现代化专业化。七八十年电视与电影业的互动,电视作为培养电影人的功能,也随着邵逸夫爵士入主无线,丽的转为亚视,佳视结业等种种原因而结束。没有人才没有新意念,香港电影业走向衰落是必然的,但香港电影不会消失,香港的自由和国际环境仍然容许一种具自我的电影人存在,面对好莱坞大片的挑战,香港电影重振雄风是不太可能,香港有可能像英国电影一样,为好莱坞提供一些人才和意念,实际上好莱坞已掌控了全球主要电影市场的运作。对香港电影来说,大陆市场只是一种幻觉,美丽的误会。周星驰先生背后没有国际公司的支持也难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电影在2000年后的市场化,只是一种政治上的游戏。由国营的文艺主导到市场的通俗主导,背后总是有着一种控制。中国电影人不可以为艺术而艺术,不可以为市场而市场。中国的电影越来越江湖化,财大气粗的语境。最“成功”的电影人张导演,成功不在于作品,而在于操作在后台的兴建和扩展。中国近年的暴发也造就了暴发电影的出现,斗成本斗明星斗大斗夸斗豪,《夜宴》,《英雄》,《黄金甲》……种种大片,拿所谓中国历史作门面,拿经典作话题,实质都是暴发幻想片,政治上是最安全最正确。这些大片不能在国际影展扬威,是因为这些电影就像一些翻版劳力士,很远很远很远很远地看还可以,近一点点看也知道是假货。冯导演在访问说史诗片(epic)不难拍,能够说出这句话也知道冯导演不知什么是epic,史诗大片考虑的不是难和易,史诗片要做到的是有着一种对大时代批判和反省的视野,有着一种气度,看全局但也有细节,是人本的,不是以市场为本。冯导和张导可能都误会了斯皮尔伯格拍的是epic。就像有很多大陆人和香港人以为 《歌剧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是opera歌剧一样。但它其实是Musical音乐剧而不是opera歌剧。这种文化暴发背后是一种文化自卑,但结果是身上穿满了LV,手上拿着LV袋,但看上去也像是A货。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