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昭通民间借贷“切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 15:07 21世纪经济报道
农村金融生态调查 本报高级记者深入云南农村实地采访 透视农村金融———云南行走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还有现代资本无瑕顾及之处,而人们脱贫的冲动却日益增长。“斟酌再三,我们认定资金互助社、合作社属于自发状态的新生事物,既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点,也接受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如果法律上能对其性质加以定义,地方政府能合理引导,这些资金互助组织可以发挥其好的一面。”玉溪银监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些地区金融生态的新变化将引发诸多思考。 本报记者 韩瑞芸 云南报道 昭通地方政府一直密切关注非法金融并多次打击,2006年该市还下发了《打击民间高利贷和民间汇兑非法金融活动意见》。 彝良的煤,品质好得不像煤。为此,一些当地商人在机场还遇到过不少麻烦,安检人员总以为眼前这黑得闪亮的物件是有色金属而禁止携带。专家鉴定说,这种煤的品质比北方的“煤王”还好,于是称为“煤王王中王”。 每天,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王中王”被一车车地往外拉。矿业不仅成为当地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也是一方经济支柱。可谁又能想到,这些煤车背后,还若隐若现地跳动着民间借贷的身影。 边缘游走 “民间借贷资金开始向矿山转移还只是近一两年的事儿。”当地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几年的昭通市彝良县,一张矿产证几百块钱就能办下来,只要再添上些钱,当地的煤山十有七八能出矿。随着煤价高涨,闻讯而来的外地人、心眼活络的当地人都把开矿当成投资风险最小的买卖。 尽管如此,要找银行贷款开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对于银行来说,矿到底能不能开出来,贷出去的钱能不能收回,依旧是不可控的。于是,一些“有本事”的人掀起了民间借贷和外来资本打矿热潮。有人甚至形容“1万元开矿费中,5000元是借来的,5000元来自外来入股”。昭通自古以矿藏闻名,建国后据测算,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近1/5,预测储量190亿吨,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36%,褐煤、无烟煤、烟煤三分天下。国家和云南省都把昭通定位为“金沙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大型能源基地”。 曾经这里的生活用煤占产量的绝大多数,不过当道路发达和煤价升高后,昭通已经成为四川的资源后盾。“现在几乎90%的煤向四川输送,其中一部分供四川当地用,另一部分顺长江而下送往沿途,只有10%的煤用在了云南的曲靖。”几位矿主异口同声告诉记者,“现在是外地采购员带着现金来找我们。” 昭通彝良更是矿产丰富,投资风险虽小但“安全风险”大。很多老板开始都试过从银行贷款开矿,不过难度大且手续繁杂,这时,如水进空隙,游走于其它产业中的民间资金向矿山转移。放贷者、中间掮客和开矿借贷者形成市场。 “民间借贷月利率在3、5、8、10%不等,根据借款人用钱目的不同而有变化。治病1分利或无利息,做生意有营利的4分以上。”当地知情人告诉记者。而据其透露,甚至通过住房贷款、车贷等转移成民间借贷的情况也有出现。 “民间融通之风” 昭通雨河镇信用社主任张定国把经常去借民间资金的人归为五类:长期不还信用社钱无信用的人、赌汉、商人、看病者、买生产资料的。 后两种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民间借贷在乡村有长久的历史传统,半个世纪前就有人希望把这种“民间融通之风”和高利贷区别开来。“以前,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多是‘春放秋收’。农民们通常会在春耕时分借信用社的钱,本应该9月底还的,但如果突然来了天灾人祸,只能先用民间借贷把信用社的钱还上。当地百姓还是很讲信用的,但人们仍是多靠天吃饭。现在,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是不分时令的,可以随借随还,在一定额度内,所以这一变化也使借民间借贷现象有所减少。”雨河镇信用社主任张定国说。 据张介绍,雨河镇信用社服务两乡6万多人,共17个村,辐射面积300平方公里,最远的村子离信用社的路程多达30公里。信用社存款余额2650万元,贷款余额2170万元,贷款的98%都给了农户。目前该信用社共11个人,6个信贷员分片管理,定期提供流动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这里民间借贷利率有的在24%到120%之间,期限一般在1到6个月,或一个生产周期,有的也不定时,有钱随时偿还。借贷核算方式也不一,有的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有的在借款时从本金中直接扣除利息,如果欠息,则息转本,利滚利,按复利进行计算。另外,中间人作保或粮食牲口的抵押是少不了的。最隐秘的要数放贷者,乡村间数额不大的资金多来自那些富裕的农民、公职人员或退休者,其中不乏资金流动性较强的民间汇兑“中间人”。 山高路远、农时松紧和成本低、方便被看作是这里民间借贷存在的条件。农民们知道,信用社对他们帮助很大,但还贷只能用现金,而还民间借贷的钱就可以拉着牛马抵债。 一份外省调研报告推测,民间借贷用途多样,百姓借贷以解决日常大宗紧急生活开支等消费性借贷为主,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和医疗救急、子女教育、建造房屋、婚丧嫁娶等,其约占总量的36%,用途中最多的是购建房、偿还子女教育费用和治病欠债等。民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民间借贷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其约占总量的64%。 需求和危害同在,这里一般6口人家的农户,一年维持其简单生活和再生产需花费6000元,但借贷后就会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如一农户,八年前通过民间借贷借了2000元,本息合计已欠8000多元。而且由此引发的纠纷、甚至卷款而逃时有发生。 昭通地方政府一直密切关注非法金融并多次打击,2006年该市还下发了《打击民间高利贷和民间汇兑非法金融活动意见》。“政府对高利贷一直严厉打击,花了大力气,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和信用社支农力度加大,基本生产、生活需要高利贷的情况有缓解,富人将多余的钱拆借给高利贷的情况现在也少了。”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