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出口退税新政:有限的冲击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5:56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王小乔 发自北京 被取消出口退税的553项“两高一资”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而被调低出口退税的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则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强劲竞争力,因此,本轮大调整最终可能难收满意之效 “你愿意出多高的价格都没用,现在已经没有集装箱了。”找遍了上海港所有集装箱堆场的负责人后,上海一家货代公司的业务员赵荻在电话里无奈地告诉常熟的客户。 6月27日,上海港的船舱价格已从月初的每个舱位约2200元攀升至2450元左右,但有价无市。此时距离7月1日出口退税下调政策大限还有3天。3天内如果没有奇迹出现,这家常熟工厂将损失13%的利润。根据新政,他们出口的染料的出口退税率将从13%一调到底,变为零。 从上海港往上,渤海湾畔的天津港保税区仓库也是物满为患。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货仓拥堵着大量钢材。钢材从天津、河北、辽宁等钢材集中产区源源不断地运抵,希望能在这块自由贸易区内找到一处容身之所,以减少5%-13%的损失。 不同的出口商有不同的招数。 江苏吴江广友纺织公司选择加班加点生产。但是,大部分订单仍然赶不及在7月1日前生产出来。总经理唐灿军只能一边跟国外客户商议涨价或撤单,一边跑跑国内市场。广友的主打产品粘胶纤维的出口退税率在这次调整中下降了6个百分点。 “一个星期了,所有同事的电话几乎就没有放下的时候,大家都在对着电话大声嚷嚷,像在交易所里一样。”深圳一家贸易公司的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工厂、贸易公司、物流公司、船公司、保税区,围绕着出口退税的调整,集体卷入了疯狂。 6月19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财税200790号文),宣布自7月1日起,调低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还有10项商品出口免税。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不设过渡期。 这是自2004年1月国家开始改变出口退税的政策思路、转向下调出口退税率以来,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海关税则中有三分之一的商品在列,最高下调幅度达13%。 十余家上市公司随后发布公告,称将给全年利润带来重大负面影响,云天化(600096)预计公司利润将因此减少5000万元左右。 尽管多数生产企业、贸易公司此前对出口退税调整早有预期,但是突如其来的调整还是击中了不少企业。 双重压力裹挟下的大转型 实际上,最近的一次出口退税下调,仅仅发生在一个月之前。 6月1日,142项“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被调低,同时还提高了日用商品、机械零部件等209项商品的进口关税。 即便是大范围的下调,最近的一次也不过是9个月之前,即2006年9月,那一次涉及到1537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9个月来,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出台间隔愈短、措施愈严。尤其是进入2007年,3月20日、4月15日、5月20日、6月1日,频率加快。钢材首当其冲,从降低、取消出口退税率,逐渐加大到设立许可证制度、加征出口关税等组合措施。 2004年1月出口退税下调政策公布,第一次改写了自1998年以来到2004年间的上调趋势,此后,出口退税率一直在调低。不过,历次出口退税的调整频率、幅度和范围,都比不上最近9个月调整力度。 “这并不令人意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说,“2006年开始,国家的贸易政策真正从前些年的鼓励出口创汇转型到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上来。” 这一“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先是在2006年初列入“十一五”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又在2006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一起被并列为“四大宏观调控目标”。 对于7月1日将要执行的出口退税新政,财政部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更是首次明确“将解决巨额贸易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调整的首要目标”。 1998年以来,中国的贸易收支一直行驶在令人目眩的快车道上,但从2005年开始增速猛然加快,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6年又增长80%,达到1770亿美元,令人惊骇。今年的前五个月,继续高速运行,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贸易顺差的约一半,857.2亿美元。 绚烂夺目之下,双重压力裹挟其中。 2005年秋,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在一次公开演讲上发明了“利益相关者”这个名词送给中国。此后,欧美国家抨击中国贸易政策时就屡屡为中国贴上这一标签,声称中国的贸易政策使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中国应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在不断加强舆论攻势的同时,欧美国家也采取了诸多制裁措施,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步步升级,已经从单纯的反倾销上升到反倾销反补贴等多种措施的组合。 在国际压力之外,来自中国本身的经济运行压力也在上升。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增长等很多问题,都与出口带动有关。”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解释道。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任何一驾马车落后了或者超前了,都会制约整体的前进速度。但是,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出口、投资、消费”,其中的前两驾马车跑快了。 生死一线间 转型必然带来阵痛。自2006年9月频繁调整出口退税以来,李天季和圈内人见面必不可少的话题就是政策,“什么时候调啊?”、“再调下去就没得做了”是常常能听到的话。 李天季是江苏常熟瀛城贸易公司的业务员,负责出口服装。5月份听到传闻之后,他就按照传闻中的下调4个点提高了价格,但是提高价格后,只签下了一些老客户。“4月份以前的订单基本上等于白做了,改革之后,走着看吧,希望国外客户能慢慢接受中国企业的普遍提价。” 入行三年,李天季见证了纺织服装业的兴衰。“以前最高时能有30%以上的利润,现在能有5%就偷笑了。如果政策继续,我们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样。”李天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但在中国纺织品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看来:“除了出口退税逐年下调带来的影响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政策转型之时,生死往往一线之间。 据李天季介绍,相邻的吴江以粘胶纤维(服装面料)出口和羽绒服内销为主要支柱产业,但去年的暖冬导致一批内销的羽绒服企业关门,今年的政策则可能导致一批外销厂商关门,因为粘胶纤维的出口退税率在此次调整中降了6%。 对于这种困局,隆国强认为“出口退税政策肯定会对部分企业和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他认为,“更多的企业还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药效尚有限 实际上,在历年进行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中,企业已经有所行动。 中国纺织品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建议,纺织品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下一步的发展道路,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可以考虑从欧美市场转向亚洲或非洲市场,生产中端产品的企业可以考虑走品牌发展之路。“纺织品企业不要把这次调整单纯看为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而应该理解为我们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曹新宇说。 本轮出口退税政策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朗,财政部在政策公布第二天的答记者问中,阐述了此次政策的两个目的:解决贸易顺差和促进出口结构甚至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性产品也是此轮调整的重点之一,实际上此前已经有过调整。国内某知名耐材公司海外事业部员工说:“2006年把我们公司的镁砂制品的出口退税降到零以后,议价能力和竞争力较以前有所下降。不过,坦白地讲,目前重复建设严重,如果通过政策保留优质企业、加速行业整合,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目前这轮史无前例的大调整能否达成预期目的还不明朗。 “一些应对政策的生存方式不够积极,比如简单把成本转嫁到上游企业,或者直接压低劳动力成本,”马宇说,“如果这样,本次政策传递出来的调整出口结构的意图就不能实现。” 另一个问题可能更为关键。 “553项‘两高一资’在整个出口退税额中占比很小,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则是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因此新政策短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但长期看仍会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隆国强认为。中信建投证券的分析师潘向东和许燕妮持同样的观点。两位在针对此次出口退税率大调整的报告中指出,对出口额最大的机电产品调整不大,也是药效有限的原因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育新博士认为:“削减贸易顺差需要多种手段组合使用,单独一个工具是不能奏效的,而且任何一项政策工具都有其副作用。就根本而言,还是需要靠扩大进口来平衡。”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在近期指出,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外贸政策清理工作,变过去外汇短缺时期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政策为“鼓励进口”。 出口退税不应调来调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事实上,早在4月份,外贸圈就广泛流传着一份《财政部拟调整出口退税的名单》。5月末的时候,李天季也曾集中接到了好多从上海、江苏、浙江的同行处打来的电话,内容指向同一个话题:快要调整出口退税了。抢出口、提价格、签合同附带条款,这些工作李天季在6月初就都做完了。 类似的情形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年初就曾经传闻即将出台调整文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当时就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2月分别同比增长54.4%和80.3%,3月又分别同比下降20.2%和27.4%。 “政策让我们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何时会改、改多少,我们只能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去猜。”李天季的看法在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外贸从业人员中很有共鸣。 对此,曹新宇认为“纺织品企业不应该紧盯着政策,一有传言就去抢出口,那样路子只能越做越窄,越没有方向”。 而张燕生则从政策制定的方面提出,未来的政策制定还应注意整个贸易激励机制的调整以及政策的中性化,否则,就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预期与决策。 1994年,中国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后,出口退税政策几易其章,出口的涨跌也随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像亚洲金融危机和1996年的退税率下调,就曾导致1998年我国的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全年只增长了0.5个百分点,以至于1998年再次提出鼓励出口的政策,逐步恢复退税率。 对此,隆国强认为,出口退税政策是一项最基本的贸易制度,不应该调来调去,而应该稳定下来。(李天季为化名)
包括纺织品在内的2831种贸易摩擦产品被进一步调低出口退税率 Phototex/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