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回归十年民情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09:43 中国经济时报

  马照跑,舞照跳,下午茶照喝,香港人的这些习惯没有丝毫改变;而十年间,香港的茶餐厅已开到内地各大城市的家门口

  -本报记者 杨婷

  列孚,1973年偷渡到香港,后成为香港资深影评人和传媒人。1992年回大陆工作,现在仍在香港和广州两地传媒业工作。对于香港和内地列孚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潮中到达了“自由的彼岸”,后来又从彼岸回到了故乡,感受了大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但不管在香港还是广州,在情感上他都有着异乡人和本土人的双重身份,在1997年的回归中,他终于完成了双重身份的统一。

  情感回归

  列孚记得很清楚,1973年5月31日凌晨,一个名叫王凯南的年轻人和女友跳进了深圳河,游过二三十米后他们到达了香港,这个王凯南就是今天的列孚,“列孚”是他在香港用的笔名,本名反而被人淡忘了。

  站在香港弥漫着香浓面包味的大街上,录音机里大播甜腻腔调的流行曲,喧嚣和繁华扑面而来,列孚真实地感觉到他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当时的香港政府对从大陆过来的“客人”很宽容,一张知青点的饭票证实了列孚的身份,他很顺利地拿到了香港居住权的证件。

  列孚花了一点时间来感受香港与内地的反差:他肆无忌惮地听流行歌曲,看戏——不再看样板戏,而是看叫座粤剧,看电影,或者什么也不干逛街看霓虹灯……

  “我当时觉得特别自由,虽然有生活压力,但心理上很轻松,我甚至很享受为了生存去尝试不同的职业,出劳力、到各公司应聘、考试,这些都是当时在内地无法经历的。”列孚说。

  但是同时让从大陆来的列孚觉得刺眼的就是那面英国国旗,语言与广州一样,而属地性质却截然不同,有一种刺痛感,这种感觉与香港自由富饶带给他的冲击同样明显。

  列孚到香港半年后开始接触电影圈,在邵氏公司做了一年配音演员,三年编辑,从此他没有离开过媒体圈。1979年,他离开邵氏公司,揣着4年来积攒的七八万港币,与朋友合股创办了《中外影画》,之后列孚又接触了其他媒体资源,他“资深影评人和传媒人”的头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列孚在香港扎下了根。

  但在很长时间里列孚不得不忍受着强烈的乡愁,他不能回去探亲,只能通过信件与双亲联系。这份乡愁使他在香港的移民潮中选择了留下,而他身边的很多同事和朋友都移民到美国或加拿大。

  1992年,列孚终于有机会回到广州工作,而他的身份却是“回”广州家乡工作的“香港人”,直到1997香港回归,列孚终于实现了双重身份的统一,情感得到了释怀,他的名片印上了“王凯南”,而香港的“列孚”与广州的“王凯南”得到了重合。

  “直到现在我仍觉得很幸运,在香港生活是幸运的,作为中国香港人是幸运的。”列孚说。

  两地文化互相渗透

  “说实话香港在回归之前,很多香港人对香港的前途是很担忧的,但这十年的发展证明这种疑虑没有必要。”列孚说。

  当时列孚得到香港要回归的消息后更多的是喜悦和欣慰,他经历了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又看到了改革开放给大陆所带来的飞速发展。“我没有想过去移民,但我很认真地想过回广州工作,广州和上海日新月异,又是自己的家乡,很有吸引力。最主要的是,我不存在一个文化的适应过程。”列孚说。

  “其实香港人当时的疑虑更主要地表现在对文化不交融的担忧上,”列孚说:“香港的文化表现得更为开放和宽容,加上英国影响了香港一百多年,香港的文化与大陆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回归后,香港是否会失去自己的本土文化,是否面临着被改造或改变?老一辈的香港人不愿意去改变或适应,而年轻一代又对回归前景充满了迷惘。”

  回归十年,两种文化潜移默化相互交融,彼此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举很简单的例子,拿粤语歌来说,以前很多香港人都不会说普通话,而现在很多流行歌曲里都会穿插一两句国语,现在几乎人人都能说国语,虽然不是那么标准。”列孚说,“内地的娱乐文化发展也受到香港的强烈影响,追星族的产生、电影风格的转变、电视台节目的模仿等等,可以说大陆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娱乐文化,而这个推力正是香港文化对大陆的传播。两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包括论坛、演出、展览等等,双方都吸取了对方的元素,而且融入自己的特色之中,这是互相影响。”

  但是列孚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人都担心这种文化的渗透会使香港特色逐渐丧失。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虽然面积小,但是历史厚重,特色明显,年轻一代香港人对于老传统的承接并不十分在意,在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习惯、职业特点、文化方向都在发生改变,“香港味”正在发生变化。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可以把它理解成“进步”或者“发展”。

  点评香港文化关键词

  列孚向记者点评了一下香港文化关键词:粤语歌,港片、港星及港姐,茶餐厅及跑马场,“这是香港文化的元神,”列孚说。

  粤语歌:香港流行歌曲的主流就是粤语歌,香港人是听粤语歌长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粤语歌的黄金时代,唱响粤语歌的歌星名扬万里,歌词被一代一代传唱,很多至今仍被年轻人一次次唱起。之后粤语歌风靡大陆,多数年轻人都会唱一两首粤语歌。

  这十年粤语歌的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原创音乐兴起,不再直接翻唱日本和美国的歌曲,其次是内容更为丰富,夹杂了大陆元素,另外市场更为广阔,从香港走到了整个中国。同时粤语歌的流行给大陆也带来一股新风,是一种新的歌曲表现方式,国语歌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而香港歌星通过粤语歌被大陆青年所认识,并掀起一股“歌星崇拜”的热潮。

  港片、港星和港姐:香港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它在中国甚至世界电影界的地位不容忽视,至今它的电影在中国仍占有“龙头”地位,而由此产生的港星更是星光耀眼,闪烁在中国上空,年轻人对“偶像”和明星的崇拜也由此产生。战后的香港电影开始步入起飞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则迎来了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岁月,直至90年代,各类型电影一路调整与发展。上世纪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大门之后,港产片如潮水般涌进内地,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

  但这十年间,香港电影在大陆不仅在市场版图上有了大的扩张,在内容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内地与香港签订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后,其中一些规定如:香港公司拍摄的华语影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可不受配额限制,作为进口影片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等等,香港电影与内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其风格和内容都有明显的变化。香港电影努力走出发展困境,并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很显然与大陆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香港电影的风靡带来了港星的发展,娱乐事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港姐等娱乐明星的出现。香港明星几乎已成了香港的代名词,他们的名字在香港响起,“追星”风潮继而席卷大陆,而后他们又走向国际,在好莱坞也有一席之地。他们是香港电影和整个电影史不可或缺的元素,离开他们香港的电影史也会显得黯然无光。

  香港娱乐处在一个宽容、开放且有包容力的环境中,这使它的娱乐文化也十分成熟。这十年之中,香港娱乐事业在大陆版图的扩张,娱乐文化也随之渗透,大陆出现了“追星族”、“粉丝团”和对明星的个人崇拜等,大陆的娱乐事业也对香港进行了模仿或合作,形成了自己的娱乐文化,但现在这种娱乐文化还不成熟,只能说初具规模。

  茶餐厅和跑马场:茶餐厅是香港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它又叫“半唐番”,这很形象地概况了它的性质——中西文化的合璧。在这里既有西方的咖啡红茶又有中国的煲仔饭,油条豆浆。它是所有香港人最常去的地方之一,而另一个地方就是跑马场和市里的下注点。每周两次的跑马是很多香港人多年不变的关注焦点,它承载着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归十年这些习惯并没有丝毫的改变,马照跑,舞照跳,下午茶照喝,香港人的从容和淡定由此体现无余。

  十年之中内地却受香港休闲生活的感染,各大城市香港茶餐厅已开到家门口,内地人也享受着边喝咖啡边吃煲仔饭的乐趣。“香港味”已飘到内地,并在这里发扬开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