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京津楼盘猫腻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0:16 中国经营报

  案例1

  内部炒家近水楼台先得月

  166万元的房价款,却只有155万元的发票。这是半年前,业主罗丽(化名)买房时的蹊跷经历。她所购买的楼盘位于北京市区东部的朝阳路,这里是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区域之一。

  该楼盘的准业主中,有类似经历的至少有十几人。据罗丽回忆,当时销售人员对她的解释是,她买的是“关系房”,即“早先有关系户预订,现在又不想要”的房子,但对于这11万元没有发票又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房价款,销售人员始终没有给罗丽一个明确的说法。

  起初,这些业主怀疑少开发票是开发商的避税手段,但该开发商一位姓邓的策划总监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他们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可能这么做,因为这类避税手段严重违规。

  一位曾在该楼盘内工作的人士透露,这些所谓的“关系房”并非是关系户预订的,而是掌握在公司内部人员手中,“不仅是高管,所有员工都有权去拿‘关系房’,级别不同套数的指标不同,级别越高指标越多。”据称,这在该公司内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该楼盘开售之前,先由内部人员选好房号,交纳5万元的定金,三个月后交付首付款,房子便归入其名下。但这类操作不会经过网上签约的流程,开发商对客户的说法就是,这套房子预留给关系户了。

  通常情况下,当期房源销售到80%~90%的时候,一般会经历3~4次提价,此时内部炒家开盘前低价买入的房源,便以提价后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真正的购房者是从内部炒家手中买房,其间差价成为内部炒家的获利空间。

  “内部人员选房时没有办理正规的手续,所以这部分钱必须现金支付,也没有发票,同时这也助推同期房源的涨价速度。”那位透露情况的人士称。据悉,该楼盘也是近期北京

房价上涨最快的楼盘之一,2005年8月开盘时,为每平方米8000多元,如今已超过17000元。

  他还表示,一些与开发商高管私交甚笃的业内同行也参与其中,人均获利不低于10万元。

  案例2

  “90/70政策”下有对策

  “客户只要有要求,我们就可以整体销售。”6月19日,一位天津开发商私下告诉记者。他所说的整体销售,是对去年宏观调控中出台的“90/70政策”(即90平方米以内户型占总开发量的70%)的规避手法之一,实际上属于变相的大户型住房。这位开发商坦言,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房子是卖不上好价钱的。

  他开发的项目位于天津一个高档住宅聚集地区,“90/70政策”出台前,这个房价较高地区的楼盘平均户型面积多在140~170平方米左右,销售势头良好。但新政策实施之后,定位为高档住宅的楼盘也不得不进行了规划调整,导致出现大量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单位。

  但令这位开发商忧心的是,对有购买意向的客户调查表明,该区域内基本都是升级换代的购房者,主要需求多在150平方米左右的大户型,仅有不到8%的人表示可以考虑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

  于是他只能采取变通策略,把两套相邻住宅捆绑销售,再将其打通,摇身一变成为大户型。他表示,如果只卖小户型,每平方米9000元都未必卖得出去,一旦“整体销售”,每平方米卖到13000元也很受欢迎,期间有多达每平方米4000元的额外利润。

  根据建设部2006年下发的165号文件,这种“变通”行为被严格禁止,一旦发现,将没收有关物业用作保障性住房。但这位开发商自有妙计:竣工之后先按两套住房请房管局作竣工备案验收,验收合格后,和客户再签一份协议,按照客户的要求把两套房打通。

  为此,该楼盘还专门注册了一家

装修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与业主签署改造协议,开发商不直接出面进行改造,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解释为是业主自己装修,与开发商无关。

  目前,全国各地按“90/70政策”审批规划的住宅正处于放量时期,北京、天津等对大户型仍有较大需求的城市,不少开发商都正在试图规避该政策的限制。

中国经营报记者:李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