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和谐世界与韬光养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冷静观察国际形势,低调处理国际关系,不做与自己国力不相称的事是指导中国外交的正确原则,但用“韬光养晦”来表述会后患无穷。

  ■华黎明

  和谐世界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理想。善良的人们都向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穷富和宗教、价值观、文化、种族的差异,和平共处,共享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尽管这个明天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毕竟是美好的,值得人类去追求。中国提出这个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说明中国外交从理论上告别了“斗争哲学”。中国的崛起是为了造福13亿中国人,也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共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曾经参与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外交实践的人都深深知道,和谐世界的理论来之不易。在中国,外交历来被称为充满斗争的工作。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外交曾经充满斗争。在冷战年代,中国是一个受包围和封锁的国家,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时时受到威胁。这样一个新生国家的外交注定是抗争型的。1950年代,中国“一边倒”,倒向苏联与美国斗;1960年代“伸出两个拳头”,与美国继续斗的同时,还与苏联斗;1970年代以后是联合美国与苏联斗,被称为“一条线”的战略,直至冷战结束。其实,中华民族并不好斗,而且深知斗争的代价,但是在那样险恶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别无选择。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确保了自己的国家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受外敌的入侵,以远远落后于超级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护了独立和主权,也使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1980年代,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巨变。中国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政治,开始改革开放。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中国变了,世界也变了。中国的外交思维转入和平与发展。但是,一些大国的对华政策却还带有很深的冷战思维的烙印。

  在近二百年的历史中,中国始终是一个被伤害的国家,屈辱和恐惧曾经笼罩我们的心灵。今天,当外部世界又有人对我们有不敬的言行或在我们周边有所动作时,中国人自然会联想起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

南京大屠杀,想起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今的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既不同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与列强的关系,也不同于冷战时期中国与超级大国的关系。中国已不再是被包围和封锁的国家,而是一个独立自主并拥有一定综合国力、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大国,不仅完全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而且对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拥有发言权。
中国经济
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大国与中国的关系已不再是强者对弱者的任意欺凌,也不再是封锁与被封锁、包围与被包围的斗争,而是强者之间的周旋与较量。

  与二百年前相比,与五十年前相比,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此时此刻,中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的理论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和远见卓识。但是,我们的国民准备好了吗?应该坦承,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尚未彻底荡涤许多中国人心灵中的屈辱和恐惧,心态还落后于现实。中国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常常用醒目的大字标题渲染那些实际上已与我们处于同等地位的大国对中国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时而自大,时而自卑,草木皆兵。纯属贸易、文化、领事和体育领域的竞争和纠纷会被政治化、情绪化。

  德国思想家和社会学家韦伯曾预言:“一个长期积弱的落后民族在经济上突然崛起必然隐含一个致命的内在危险,即它将加速暴露落后民族特有的‘政治不成熟’,这种经济快速发展与政治难以成熟之间的强烈反差不但最终将使民族振兴的愿望付诸流水,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结局即民族本身的解体。”德国民族不幸而被韦伯言中,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终于成熟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虽然在

二战战败后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其主流政治精英的理念至今仍然是落后的,应该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

  “振兴中华”是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是,我们何曾认真地思索过,振兴之后的中华将如何对待世界?将在未来的世界中扮演什么角色?

  本来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能够脱贫致富对世界是一个福音,中国现代化中就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善意。早在1970年代,邓小平就代表中国宣布,中国永不称霸。进入21世纪,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和理论。但是,外部世界对中国还是将信将疑。制造“中国威胁论”者只是少数人,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宣传至今在世界上,特别在西方国家和日本还大有市场。在西方世界,敌视中国、蓄意要“西化、分化”中国的毕竟是极少数,多数人则从不认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到怀疑有几千年封建集权传统的、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悲情主义的13亿中国人富强起来以后,对世界究竟是祸还是福。

  当我们思考中华民族未来时,不能不联想到近年来在我们的外交语言中频频出现的“韬光养晦”四个字。“韬晦”之计本是中国古代人在政治斗争中经常使用的权谋,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收敛锋芒,隐埋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韬光养晦”成为中国外交指导性语言始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当初,一方面由于国内一场政治风波,中国遭遇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苏联和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瓦解,整个西方世界期待着中国的垮台。经历了十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再次面临困难的局面。“韬光养晦”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初衷是告诫我们的外交工作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要保持冷静和低调,不做与中国国力不相称的事。

  然而,查遍汉语词典和辞海,“韬光养晦”毕竟只能当权谋来解释,因而极易被误读和曲解。人们自然会问,中国现在讲和平发展是否在“收敛锋芒,隐埋自己的真实意图”﹖那么中国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中国在等待什么时机?这个时机到了中国又会做什么?制造“中国威胁论”的人,指责中国国防预算“不透明”和中国在海外“掠夺资源”时不是都已经在利用“韬光养晦”这四个字大做文章么?

  近年来,研究国际问题的学界热衷于争论中国外交应该更多“韬光养晦”还是“有所作为”,而惟独对“韬光养晦”本身没有提出质疑。“韬光养晦”涉及中华振兴之后究竟要走什么路的问题,涉及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智库和知识精英有责任把这个问题理清楚,说明白。

  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大概可以为“韬光养晦”划上句号了。冷静观察国际形势,低调处理国际关系,不做与自己国力不相称的事是指导中国外交的正确原则,但用“韬光养晦”来表述会后患无穷。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惠及自己的人民和世界人民。孔子主张的“修身安人”也许与和谐世界的理论更为匹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