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相隔四十二年,东海小黄鱼又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6:18 浙江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奔 记者 谢国平) “今年春汛,舟山渔场的小黄鱼鱼发特别好。我县不少张网渔船的产值突破了百万元。”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捕捞科科长王家齐日前告诉笔者这样一个喜讯。

  渔业统计报表显示,今年1至5月,嵊泗县小黄鱼产量达738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1%。而历史上,该县小黄鱼渔获量最高的年份是1965年,当年的产量为4166吨。这一丰产年景,距今已有42年。“舟山渔场小黄鱼形成规模捕捞量,说明久违的小黄鱼汛又复兴了。”王家齐高兴地说。

  小黄鱼与大黄鱼、带鱼、墨鱼合称舟山渔场的“四大鱼产”。每年4至5月,在东海外海越冬的小黄鱼集群向舟山近海作生殖洄游,形成小黄鱼汛。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过度捕捞,舟山渔场的小黄鱼资源急剧衰退,难以形成鱼汛。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周永东告诉笔者,舟山渔场久违的小黄鱼汛复兴,是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增殖,多年养护大海的结果。

  为修复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小黄鱼资源增殖,国家相继采取了设立小黄鱼产卵保护区、划定拖网渔船禁渔线等措施。尤其是1995年后连续10多年的伏季休渔,为小黄鱼资源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周永东分析,今年小黄鱼“丰收”,除了多年养护使小黄鱼资源基础好转,还与今年的气候、海况等有关。“今年春季天气暖和,海水温度比往年提前升高,有利于小黄鱼等经济鱼类的繁殖生长。”

  据专家估计,今年东海区小黄鱼产量可能会突破15万吨,其中浙江省渔获量将占其中一半。

  时隔30多年,又见舟山渔场小黄鱼汛复兴,这无疑将给渔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专家提醒:人们切不可忘记历史教训,如果不加节制地捕捞,过度利用资源,小黄鱼资源将可能再次衰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