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科技创新:两岸经济双赢的原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14:27 中国产经新闻

  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陈肇雄

  本报记者 余鲁燕报道

  6月17日,在第五届海峡青年论坛上,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肇雄作了题为《携手科技创新 共促两岸经济发展》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中,陈肇雄认为,科技创新是两岸经济双赢的原动力。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对陈肇雄进行了专访。

  《中国产经新闻》:这一届海峡青年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那么,在两岸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陈肇雄: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将会是两岸经济双赢的原动力。从目前来看,大陆经济仍偏重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一方面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台湾经济主要靠加工出口型产业支撑,产品附加值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种产业发展状况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失去竞争优势的危险,通过两岸间科技交流与合作,整合两岸的科技资源,加快两岸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促进两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有利于提高两岸科技整体创新能力。现在国际科技竞争高度激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或者特定领域的所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商业科技发展的潮流。

  另外它也有利于促进两岸青年成长成才。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培育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产业,孕育出众多新的商机,是青年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

  《中国产经新闻》:两岸科技经济领域合作前景广阔。那么,在双方创造双赢合作方面还有哪些潜在的推动力?

  陈肇雄: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化合作对两岸科技经济合作的推动。中国大陆市场的全球性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跨国公司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第一位。大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开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并重转变,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究中心,已经超过700个。

  二是产业高端化发展对两岸科技经济合作的推动。企业只有不断往高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通过加强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创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知名品牌,可以改变两岸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低端的局面,促进两岸的经济交流。

  第三经贸规模扩大化对两岸科技经济合作的推动,还有两岸已经具备了在科技经济发展方面互补共赢的基础。两岸经贸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关联度日益紧密,但目前加工贸易仍然是主要形式。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台资企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及关键件,均属于高科技产品,但与大陆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的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陆对台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台资企业在大陆加工后返销的产品以及岛内缺少的商品,或者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及比较低端。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经贸规模,只有通过提升两岸经贸往来的层次,往高端化发展才有可能大幅度扩大贸易规模。

  第四有丰富的职业技术人才资源和内需市场。

  《中国产经新闻》:就加强海峡西岸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您认为还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工作?

  陈肇雄:这个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是政策上要充分考虑海峡西岸在区位、使命等方面的特殊性,优先赋予福建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税收优惠、放宽准入条件、适当下放权限等方面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自主权,并逐步往内地其他省份推广,国家对福建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第二实施更宽松的政策,构建海峡西岸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机制,搭建平台、铺平道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第三,将产业科技作为切入点,提升合作层面和范围,加快推进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其次是企业方面,一是共同推动两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分工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两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加快高科技产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与投资。发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上中游的产业链。第二突出重点领域,拓宽合作深度和广度,制造业领域,重点加强信息产业、光电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合作。从服务业领域来说,加强信息服务业、物流、专业资格认证、专利

商标代理、医疗、会计、管理咨询、旅游、银行等方面的合作。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合作,通过交叉共享等多方面共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两岸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加强标准建设,合作建立相关科技产业共同标准,占领国际市场标准的制高点。另外一个要加强品牌合作,不管是在台湾也好,大陆也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这是两岸企业立足于世界的一个基本的必需的条件。

  还有就是从青年方面来说,要承担起两岸科技创造与交流中坚力量的重任,营造有利于两岸青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环境,打造青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搭建成功合作的桥梁,实现项目对接,共同推进两岸之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促进两岸和谐、进步、繁荣、富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早日实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