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遏制高房价 尚需“重拳”出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0:56 中国产经新闻

  5月70城市房价全涨

  遏制高房价 尚需“重拳”出击

  本报记者 黄睿报道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环比均继续上涨。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和非住宅商品房上涨幅度均超过5%。北海、深圳、温州、北京、蚌埠5个城市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个月涨幅超过10%的城市已经屡见不鲜,一个月涨幅超过20%的城市也出现了,比如,深圳、北海等城市。深圳市还创下了两个月涨幅超过30%的纪录。

  面对房价飞涨,专家与媒体的分析已不在“降”字上,而更多的是,将房价寄托于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与整治上。

  纵观近日的房价新闻,无论是对房价上涨原因还是对未来房价的预测都落在了一个“涨”字上。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近日说,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奥运和房价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工薪阶层期望奥运后房价大跌来实现住房梦,这不太理性。

  而有分析文章从近日的高考参加人数出发,文章指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首次超过1000万,创历史新高。6-10年后,这些人都将进入婚嫁年龄,而且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今后都将集中在中国的城市中,从而支撑着中国房市的需求。其结论是:未来10年之内,“房价要想下跌,除非中国政府有回天之力,也许你不相信,但是现实将会告诉你”。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牛凤瑞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环渤海房地产论坛上也表示:“我国房价过快上涨基本原因在于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面对当前房价飞涨的现实与预期,专家与媒体的分析与对策都开始转向政府的调控与整治,这可能才是解决高房价的最后寄托。一方面,专家学者期望政府完善住房保障体制。牛凤瑞表示,我们既然要建设市场配置住房资源的体制,就要承受体制转换的“阵痛”,但也不能奢望市场化解决我国居民住房的所有问题。在房地产政策设计上,既要重视房价过快上涨对满足普通市民改善性住房需求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干预的作用,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正确的调控,又要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制。

  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还需加强。今年3月底,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通知》,承诺查处“房地产企业发布违法广告、囤房惜售、哄抬房价、合同欺诈、偷税漏税以及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在目前房价暴涨的情况下,对这类问题的整治显得更为迫切。

  另外,房价飞涨还可能引发我国产业结构产生错误引导、物价上涨等问题,而这些都是政府经济工作中的中心问题。现在房地产市场确实需要政府的“回天之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