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5月份CPI继续走强 央行或将采取新一轮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1:1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雷海超报道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3.9%;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3%。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

  拉动CPI快速上涨的主要拉力是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的上涨。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6月8日公布,5月份猪肉价格比4月份上升约10%。目前食品价格占我国CPI的权重为33%,其中20%为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和蔬菜。

  5月份的CPI数据将对央行近期的

宏观调控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此前,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只有在5月CPI数据公布后,央行才会再决定下一步宏观调控举措”周小川说,央行从来不排除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都是要基于对经济的数据和分析之上的。

  CPI增长3%,则一直是央行今年能够容忍通胀的“底线”,此次5月份CPI走高,有可能带来中国全面价格上涨,央行很可能采取新的调控政策来减少当前资产价格存在的泡沫,从而减小通货膨胀的危险。

  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关永盛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目前政府尚未就经济是否真正过热取得共识,而央行近期似乎不愿意再次加息。但鉴于实际利率仍然偏低,因此仍有相当大的加息空间,这将有助遏制银行体系内信贷膨胀。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也认为,今年年内仍有1/3的可能性继续上调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

  瑞士信贷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央行应该继续保持紧缩的力度,以抑制通货膨胀上涨的压力。除此之外,高居不下的投资和资产价格的上涨,都要求中央银行加快调整当前过低的资金价格水平。

  但是对于此次CPI的走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本次CPI上行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而不是货币增加过程中追逐少量商品导致的,因而更应该理顺的是供求关系,而加息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市场对加息产生预期的同时,不要忘记央行不仅只有加息这样一个调控工具,央行还可能运用其他的宏观调控工具,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行票据以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周小川曾强调,央行将运用不同的货币工具来紧缩货币政策,而再次加息也在选项之内。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日前也表示,只要银行手中拥有过多存款,中国仍有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

  尽管央行今年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两次发行定向央行票据,但是对于投资的抑制作用仍然有限。在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在加息的同时,缓解

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流动性过剩;如何在升值预期持续强劲,流动性过剩难以扭转的情况下,缓解可能面对的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这成为了央行宏观调控要面临的两大问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