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加速中国茶产业资源整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13:26 中国产经新闻

  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朱福堂

  本报记者 何建华 贺民报道

  在中国经济日益崛起和中国文化日益强大的今天,面对后WTO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中国茶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它真正走向世界,茶人们对行业领头军一直报以热切的期待。针对近几年茶产业的变化趋势和新业态的产生,茶叶企业如何应对发生的变化?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朱福堂。

  《中国产经新闻》: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茶博览会,每届博览会都会突出一个主题,你认为第四届茶博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朱福堂:搭建“茶经济的全球平台、茶文化的世界之窗”是茶博会的主题,经过三年的积累,茶博会组委会已经和世界上30余个国家的茶叶协会和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今年已经向世界上超过1万家茶叶买家发出邀请,邀请这些来自欧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东、非洲的茶叶买家、品牌企业CEO和专业化全球采购商前来参观、洽谈合作、签订买单。

  除了继续推广茶经济、茶文化、茶科技,本届茶博会最重要的是要将中国优秀的品牌茶推出去。这也是第四届茶博会的一大亮点——“把客户引进来”。就此而言,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给普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要把国内的茶叶品牌推出去,送出去。

  《中国产经新闻》:你认为中国茶叶之所以没有国际品牌的原因是什么?

  朱福堂:中国的茶产业发展至今,面临的压力应当是自身内部机制的改革压力和外部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作为中国茶业界的一员应当抱有更加团结、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业内同仁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信息互换、加强营销的整合。

  英国不产茶,而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我国茶业正是缺少这样的大企业。就品种而言,龙井、碧螺春、普洱、乌龙,普通中国人都能如数家珍,但如果让人说出一两个茶叶的知名品牌,就难叫得出了。

  分析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茶的出口质量偏低,基本为中档偏低产品。二是出口茶大量以散茶为主,缺少真正的品牌茶。“品牌”建设正是我国茶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例如大部分日本人熟知中国的乌龙茶,也只知乌龙茶的名称,而没有品牌的概念。

  “品牌”是目前中国茶市场的空缺点。品牌策略不够完善,企业推出的相关产品难以进入市场,营销手段给人以零散、混乱的感觉,效果上自然打了折扣;品牌内涵不够时尚,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字号,不时尚就丢失了不少潜在的消费者;销售渠道过于单一,这就是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在销售渠道上的差距;难以突破地域局限,中国的茶叶企业需要站在全国乃至国际品牌的高度,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

  “品牌”问题也是近几届茶博会潜心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坚信,茶产业也将像酒业、饮料、乳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五粮液、汇源和蒙牛。

  《中国产经新闻》:茶叶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在生产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中国茶出口的前景看,哪一个品系的前景最好?茶科技创新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大?

  朱福堂:近两年,日本及欧盟颁布了新标准,中国茶产品受到的影响随之而来,例如农药超标等问题。目前,国内茶生产分散。据了解,全国现有21个省市种茶。在种植分散的情况下,加之部分农药不标明成分,使得农药使用常出现问题。这些也与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及茶农的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

  从中国茶叶出口的前景看,绿茶的市场较好。在规模上绿茶的产量、产值最大,有着规模优势,在科技方面的研究也最完备,它的发展有众多科学数据作为支撑,消费者可以完全追溯绿茶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虽然目前很多茶也炒得很热,但是真正要立于不败地位,还是需要有科学数据来支撑。

  茶企业长久发展还是需要有茶科技支撑的。目前而言,国内企业过多重视茶贸易而忽略了茶科技。在国内市场上除了绿茶具有相对完整的数据支持外,其他茶产品还亟待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另外,在茶产品的再加工、再培育以及各种茶饮料的加工制作方面,我们的研究都远远不够。目前市场亟待在科研机构的建立、科研人员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开发宣传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产经新闻》:你认为中国茶产业如何从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

  朱福堂:中国茶产业从前几年就开始重新进行整合了。通过茶博会这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企业也找到了一条更方便更容易进行交流信息和资源整合的渠道。随着大企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核心茶企将会带领整个行业走上兼并、整合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中茶公司一直在做传统茶叶企业的整合工作,去年和今年是在普洱茶产区,下一步将在绿茶产区进行整合。现在已经开始和乌龙茶产地的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今年,在一些重点采茶区、重点消费区将有所作为。

  《中国产经新闻》:作为“茶经济的全球平台、茶文化的世界之窗”,国际茶博览会在推动茶文化的发展上会有哪些举措?

  朱福堂:要考察国际茶博览会的成绩,单从规模上去看是很容易得出结论的,但是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不全面的。还是从中国国家年上给普京总统送茶礼说起吧。在俄罗斯“中国国家展”上通过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手,把融合了中国茶、丝绸和瓷器的礼品送给了普京总统。在这里送出的显然不只是单纯的茶,更重要的还是中国的文化,尤其是茶文化。我们后来了解到,这次送茶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件事,俄罗斯市场上现在已经掀起了一股消费中国茶的小高潮。应该说,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茶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今年的茶博会展会上,我们还将辟出1000~1500平方米的场地进行世界茶文化方面的分类展示,并尝试发布一些茶文化的时尚信息,努力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进行结合。

  《中国产经新闻》:回过头来谈谈茶博会的初衷,在沟通、交流、交易等方面你们更侧重于哪方面?

  朱福堂: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的茶叶品类在世界上是最全面的。2004年开始,从国际性展会的角度而言,茶博会展商结构中国际参展商的比例达到了10%~15%。这些国际参展商包括看好

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想把红茶卖回到中国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也有国外的茶叶机械企业;另外,还有寻求直接货源的中小茶商;想利用外资政策,通过茶业进行圈地的国际参展商等。

  如今的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单就规模来说在全世界的茶叶专业展中名列前茅,这主要是由中国巨大的市场决定的;从服务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改进。我们希望茶博会能够为中国茶业的品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一直在强调茶博会的交易性,其实我认为所谓的交易平台并不仅仅是订单的交易,也包括品牌的交流和合作。如果大家在展会上除了能够签下订单之外,还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代理商,那就会觉得展位费花得值了。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把中国茶业的最高水平展示给国外买家,吸引他们投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