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土地供应量少无序开发商京城难解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21:45 中国经营报

  记者观察

  近日,北京将在6月份集中增加土地供给的消息,引起京城地产界广泛关注,并且燃起了很多缺地开发商的希望。

  但当本报记者向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求证此事时,只得到模糊的答复:“6月供地会按计划陆续推出的。”而据知情人士透露,6月份北京土地供应量很难有大突破,政府先要解决“双限房”用地,然后才是纯商品房用地,据悉目前前者的征集并不顺利。

  这意味着,仅靠公开交易渠道拿地,在京发展的各路开发商的土地饥渴仍然难解。

  万科总经理郁亮日前便明确表示:“万科一直在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土地招拍挂,但近两年60%的新项目都是靠并购与合作得来的,政府公开出让的土地在规模与数量上远远不够,现阶段

开发商指望仅仅利用公开渠道拿地满足发展需求不大现实。”

  这一说法虽然更多针对全国市场,但放在北京,也十分贴切。

  北京业内人经常抱怨,土地交易僧多粥少的状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除了供应总量少外,交易规则的“无序”更让开发商头疼。

  “表面上看,每一块公开出让的土地交易规则都是清清楚楚的,但细究起来却有很多软性指标不好量化。”一位负责拿地的房企人士流露出心中的困惑。

  他举例说,有些地块要求求购的开发商财务资信能力好,自有资金实力强。但是评标部门对企业财务资信打分具体的依据是什么?不知道。有些地块招标文件中的规定令人费解:一块底价5亿元的土地,应标企业开具7000万元的资金证明即可。是开据7000万元的资金证明就得满分,还是开得越多得分越高呢?也不知道。

  据他介绍,尽管他所在的企业一直密切关注政府土地出让动态,也曾参与过一幅面积较大的地块招标,但糊里糊涂地就出局了。

  感到困惑的不止他一个。一家外地进京房企北京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北京的土地出让规则让我们弄不懂,不是价高者得,也不是价低者得,报价高了低了或者位于中间水平都没戏,不知道怎么样才行,也不知道最后胜出的公司优势在哪里?”

  事实上,北京今年出让的土地很多是被国企,或者地块一级开发商拿走了。在政府网站公开的交易记录上,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外界猜测多半就是那是些一级开发商的“马甲”。一些开发商近水楼台先得月,规规矩矩到公开出让市场上拿地的企业只有哑巴吃黄连。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今年1~5月,北京成交土地29宗,其中含住宅商品房性质的土地18宗,规划建筑面积合计270万平方米。有消息称,北京2007年土地供应计划已经上报北京市政府,近期有望获批。业界期望该计划能给市场带来惊喜,不过从1~5月供地情况看,业界很难感到乐观,何况还有计划的实际执行力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北京近期

房价平均涨幅又超过了两位数。从当前土地供应状况和未来预期看,商品房供不应求的局面还会持续,若根本矛盾不能理顺,恐怕政府控制房价上涨的工作仍然会很艰巨。

中国经营报记者:谢红玲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