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激活西大门:广西西林从边缘走向前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一-本报记者冯飞 勇陈博 素有“省尾”之称的广西西林县,“省尾”二字正淡出历史,西林人今天谈论得更多的是如何发挥“西大门”的优势,激发“西大门”的活力。 “向‘省尾’说再见,转而叫响‘西大门’,目的在于促使西林上下转变观念,谋求新出路,这也是西林从边缘走向前沿的战略选择。”西林县委书记谢德强在接受中国经济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变“省尾”为“西大门” 叫响“西大门”,确立“西大门”的地位,显示出西林人的观念变化和发展魄力。 西林县位于广西西端,与云南、贵州接壤,素有“一肩挑三省”之说,更有广西“省尾”之称。长期以来,“省尾”之谓成了穷乡僻壤的代名词,无形中制约着西林人的思想开放。 西林人不甘于做“省尾”。历史上,西林早在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居住。2000多年前,西林是句町王国的核心地带,壮族先民在这里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句町青铜文化。 但如何闯出一条加快发展的路子?新世纪之初,西林的干部群众在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中重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打造广西活力“西大门”。 从“省尾”到“西大门”之变,凝聚了广大西林干群的智慧,折射出西林人甩掉“省尾”的决心。 现实上,西林的确处于广西的边缘地带。但转换视角,西林却是多区域合作的前沿。“一肩挑三省”,恰恰表明了西林的特殊地位,意味着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市场。从国内、国际区域合作的角度看,西林正处于南宁——昆明中轴线上的中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和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南宁到昆明的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西林的区位优势正进一步显现,可成为云、贵、川等地进入东部地区的桥头堡和东部地区进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 再审视自身的资源,西林拥有比较优势。丰富的水力、农林、旅游等资源,宜人的气候,大片尚待开发的肥沃山地,以及云贵高原上的特色资源,让西林充满发展潜力。 开放思维激活“西大门” “西大门”如何激活?西林县首先确立了“开放活县”的战略,坚持把开放开发、集聚要素作为西林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第一动力。 “门,必须是敞开的,才有活力。”西林县县长农弘说,西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必须破除一切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意识,大力引进先进的理念、文化、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发展要素,才能不断提高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开放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正渗透到西林各行各业中。为改变交通“短腿”的局面,西林县努力构建“出省出边”、通江达海的交通格局。除加快建设西林至田林二级公路和打通9条省际、县际断头路外,西林正力争建设西林至云南罗平、西林至云南邱北、西林至隆林、西林至云南西畴、那佐至云南富宁等5条二级公路和一条通往高速公路衔接口的高速补道。 在新思维的引领下,西林县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招商引资呈现喜人局面。西林县依托本地资源成功引进了广州东送电力集团投资开发驮娘江梯级电站,引进了广西全通木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客商投资兴建木材加工厂,引进了高新科技企业——西林县百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加工青蒿素……今年以来,投资1500万元的西林县建材厂、投资1700万元的西林县灵芝酿酒厂、投资2500万元的迷迭香种植与加工、投资550万元的荣兴油脂厂扩建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姜大叔农产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 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西林县又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推动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率。西林县投资建设了普合、八达和那劳三个工业集中区,鼓励澳林木业、嘉华木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更新和新产品开发,并加快了引进家具加工企业的步伐。在电力工业上,西林今年计划对全县的水力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新增、改建一批水电站,以更好地提高水能资源的综合效益。 开放的思维,同样体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西林县坚持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大力盘活城镇闲置土地的存量资产,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道路,实现了城镇建设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和自我增值的良性循环。一批市政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扩容工程、净化工程的实施,使西林县城空间进一步扩大,辐射能力和集聚功能逐步增强,一个具有“句町古镇”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园林生态城市正在形成。 开放的思维,更体现在西林的旅游发展战略上。西林旅游既得自然生态之美,又独具历史文化内涵。西林历史名人、文物众多,既是古代句町王国所在地,又是“岑氏一门三总督”的诞生地。西林县敞开大门与邻居加强合作,借助云南、贵州的“普者黑”、“世外桃源”、“彩色沙林”、“马岭河峡谷”等著名风景区提升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那岩古木寨”等景区的知名度。此外,还策划推出“周邦陈圆圆故里”、“二品武功将军黄金林故里平别”等优势资源,全面打响了“西大门”的旅游品牌。 打造区域性商品集散地 为使“西大门”更富活力,西林县正筹划利用“一肩挑三省”的地理区位优势,通过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建设商品流通市场,成为区域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物产丰富的西林有了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地的可能。”谢德强说。 为壮大发展西林特色农副产品规模,西林县把全县93个村分成富裕型、致富型、生态型三个类别进行建设,着力打造核心村屯。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他们又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深入实施“农家课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育了一大批“中心农户”、“骨干农户”,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在滇、黔、桂交界处的西林县“西大门”——马蚌乡,每天均有从昆明、贵阳等地的老板前来收购各种活鱼。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导农民利用库区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和拦沟养鱼,已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活鱼养殖、销售中心。马蚌乡鲁维村党支部书记吴广林说,村里计划5年内使渔业生产总值达到5000万元,成为“广西内陆第一渔村”。 不仅水上文章做得好,山上文章做得更好。据介绍,西林县98%是土山,人均拥有山地面积37亩。依托山地资源优势,西林县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强县,紧紧抓住特色和规模两个关键环节作文章。 现在,西林县的优质水果、生姜、八角、油茶、油葵及薏米等绿色食品种植及深加工,已初步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姜晶等加工产品畅销海内外。仅水果一项,全县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其中以砂糖桔、天草橙、晚熟柑等为主的名特优水果2.6万亩,已发展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水果交易基地。 茶叶生产也令人振奋,该县曾一度享誉东南亚的古障有机茶又焕发生机——古障有机茶生产基地通过了欧盟国际生态认证机构(ECOCERT)和美国农业部(USTA)有机茶基地认证;“古障金螺”和“古障雪芽”等古障有机茶系列产品获2002年在韩国的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为打响西林茶品牌,西林县已统一注册了“王子山”商标,并以古障茶场和大房茶场为培训基地,对1588名农民种茶“土专家”进行了茶叶管理、采摘与加工等技术培训,计划扩大种植至全县人均拥有一亩茶基地。 在中草药资源开发方面,西林着力抓好中草药种植与加工业。西林现有青蒿达2万亩、迷迭香1万亩,并与客商签订了青蒿、迷迭香等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目前,西林县百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投产加工了第一批青蒿草干叶。 西林的优势农业资源还有烤烟、麻鸭、水牛等。其中,西林水牛是全国13个地方良种水牛之一,个高体大,肢大肉多,肉质上乘,且发育快,繁殖力强,是理想的役用牛和肉用牛种。这些资源,都势必成为西林打造农副产品集散地的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