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农村建设需要啥样的当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10:4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单一良

  通讯员 金光强报道

  一个贫困村,如果选对了“当家人”,老百姓就点燃了致富的希望;一个富裕村,如果选了“败家子”当家,迟早会矛盾林立,坐吃山空。近日,全国“百强村”交流,《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就新农村建设的“当家人”话题,与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进行了探讨。以下是邵钦祥的自述:

  百姓要有奔头

  新农村不是句口号,要实实在在干。现在老百姓知道要建新农村,对村里的“当家人”期望值很高。

  新农村建设的“当家人”应该是怎样的?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学经济、懂经济、抓经济,要有带头致富的真功夫,让老百姓有奔头,不能是“败家子”!以前别的地方宣传有些乡村干部贫困潦倒还一心为公,老百姓就说风凉话了:“自己日子都这么穷,谁跟你走?”这是有道理的。我从1986年当花园村支部书记,到现在当村党委书记,足足20年。过去的花园村名字虽好听,可穷得连煤油灯都用不起,183户人家居住在11个小山头上。老百姓最讲究实际,也最讲实惠。花园村穷,小伙子找对象都难。

  1981年,我和我二哥自筹资金9000元,办起了花园村第一家工厂──花园服装厂,当年就实现产值5万多元,获利7000元。初试办厂的喜人成果,使我增强了办厂致富的信心。村里人也认我,大家愿意跟我干。大道理再多,老百姓还是要看有没有奔头、能不能尝得到甜头。

  公平对待利益

  现在干群矛盾的焦点还是在利益的处理上。有的村干部自己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对村民的致富却无动于衷,这样的干部怎么配做“当家人”?

  干部是否过硬,还要看敢不敢碰硬。原南山村的一位村民在家门口搭建违章建筑,好端端的水泥路当中被他凿了一条水沟,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可问题一拖6年没解决。并村后,这位村民找我叫“屈”,说他是因为村干部有问题他才这样干的。我当即表态:违章建筑必须马上拆除,至于他反映原南山村干部的其他问题,无论牵涉到谁,都要依法依规处理。这位村民回去后就拆了违章建筑。他反映的村干部问题也很快得到了处理。

  村民有事找村干部

  花园村扩大后,本已理顺的各种矛盾一度有所抬头。我们对集中的几大类矛盾进行了分析,有拖欠村集体租金的、有违章建房的、有财务混乱的、有土地权属纠纷的。我选择了最难办、拖时间最长的问题上门解决,其他成员全程参与。“硬骨头”啃下后,其他问题再一个一个商讨解决办法,很快化解了15个历史遗留问题。

  现在,有事找村干部,有矛盾找村干部成了花园村人的习惯。村干部人人是兼职“治调主任”,只要不涉及原则或重大利益的矛盾纠纷,一般是哪个村干部接到报告,就会立刻赶到现场着手协调和处理;难解的问题,再提交村委会一起讨论解决。

  原前蔡村与隔壁的紫溪村因村边水塘权属问题发生纠纷,几乎爆发冲突。我连夜跑去调查,紫溪村说水塘是土改时分得的,有据为证;前蔡人说是本村1957年挖出来灌溉农田的,老人为证。几十年的纠纷,多次集体上访,都未能有效解决。我和村党委班子住在村里,反复研究,并与紫溪村沟通联系,最终双方签订协议书:权属归紫溪村,如被征用,征用费归紫溪村所有,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塘使用权仍归新的花园村,在水塘未改变用途之前,维持现状。两村半个世纪的宿怨终于平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