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老板进学院 企业进梯队 浙江余杭以管理和技术孵化中小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07:0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打开电脑,登录经理人网络学院,看看是否有最新的标准出台,以及欧盟等出口地区对自己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新规定,同时再汲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这是管理着一家纺织企业的刘念几乎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之一。

  和刘念一样,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几千名经理人每天也都在重复这一动作,虽然单调,但必不可少。

  经理人网络学院是余杭区政府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开办。与此同时,每月两期的《余杭工业》杂志专为广大中小企业把握政策导向、汲取先进管理理念提供信息载体。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余杭区还连续两年推行“百家示范企业”争创活动,全区现已有430多家企业申报了近900个项目,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素质。

  余杭区现有中小企业1.5万多家,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2006年,规模以上小企业完成产值422.6亿元,实现利税20.6亿元,利润9.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9%、15%、7%,企业平均资产总额219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尤其是小企业成长性较好,2004年末全区规模企业仅899家,至2006年年底已发展到1598家,两年间净增了699家。

  近几年来,余杭区培育小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用于工业发展的财政补助资金达到2.5亿元,2006年超过2.6亿元,并在扶持20家强大企业、10家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出了微小企业培育政策,放宽扶持条件,每年重点扶持100家销售收入300万~500万元的微小企业发展。今年,按照实施“大中小”梯队扶持策略,将推出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出台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扶持50家成长型较好的企业发展。进而形成管理扶持、项目资助、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循环经济等政策扶持体系。

  2006年,余杭区建立了工业企业长效服务机制,政府两次征集服务内容,协调、解决130多家企业300余项服务需求。还先后建立了家纺行业协会、竹制品协会、针织服务行业协会、印染后整理行业、金属行业协会,今年还将组建两三个行业协会,逐步实现政府服务向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转移。

  余杭区还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孵化企业发展。至2006年年底,全区共建标准厂房140万平方米。仅乔司镇就建了80万平方米,引进小企业400家左右,目前已培育成为规模企业的50余家,接近全镇规模企业总数的一半。乔司镇三角村被列入该省十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搭建公共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现在,该区已建立国家光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余杭产业化基地、浙江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制造研究所、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余杭分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现代数码纺织技术与创新产业化基地四大合作平台;国家光仪中心总投资1.4亿元的“数码光电技术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金城科技公司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数码图片输入输出设备生产基地;恒天纺织科技公司结合余杭家纺产业发展特色,已成功开发6144针电子提花笼头及高速挠性剑杆织机,替代进口设备,有力提升家纺产业;香港科技大学研究所则已开展“面向服装行业/机电行业的全球性网络协同设计和生产及商业整体平台系统”等10多个项目的研发。

  在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合作的同时,余杭区政府着重帮助企业解决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例如,该区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与

浙江大学合作,研制开发了真空渗糖生产新工艺,破解了长期困扰企业食品添加剂超标难题,生产周期由一个月缩短到3~5天,蜜饯行业生产工艺明显改观。去年,该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若干政策意见》,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
竞争力

王 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