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北京奥运场馆公私伙伴模式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17: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奥运场馆公私伙伴模式调查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特约记者 万相辛 北京报道

  “你们的‘水立方’是我们游泳馆面积的2倍。不知道在游泳场馆运营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上,你们能否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5月25日,2007年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暨奥运商机与场馆赛后经营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参会嘉宾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局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纽曼对“水立方”的经营产生了疑惑。

  他说,澳大利亚在游泳场馆的运营上走过很多弯路,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而且北京真的太大了,北京奥运会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奥运会。”纽曼说。

  资料显示,北京奥运会京内一共需要31个比赛场馆,其中包括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和8个临建场馆。就规模来讲,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面积是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4倍,比雅典奥林匹克中心大五倍。

  在这块北京市政府预留给奥运会的专属用地里,坐落着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几大标志性建筑。它们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区域”的格局。

  其实,对“水立方”的疑惑,也为北京奥运场馆的集体命运打上了问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北京能否处理好如此庞大的奥运遗产?

  谁在建设北京奥运场馆?

  “采取公私合营的办法,或许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5月25日会议的另一嘉宾———前巴塞罗那市市长恩里克·图尔诺给北京奥运会场馆运营指点方向。

  他所指的这种公私合营模式,即民间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又称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一个中心和三个区域布局”的两大主体奥林匹克中心区和“鸟巢”,发现它们也都已经采取了类似模式。

  比如,奥林匹克中心园区的业主单位是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它由北京市国资委在2005年改组原有的国有独资的新奥公司的基础上,联合北辰集团、城开集团、天鸿集团成立,为注册资金5亿元的大型综合性国资公司。

  新奥将负责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土地一级开发、奥运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土地一级开发建设,同时肩负着对区域内二级

开发商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接近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奥林匹克中心区的融资渠道是由政府拨款、相关金融机构贷款、新奥集团自有资金以及园区内建设场馆业主交纳的土地开发建设费构成。其中金融机构的贷款是由北京市政府出面担保才得以顺利完成,而这一部分占了整个资金链的一半以上。”

  而“鸟巢”项目在前期则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中标。

  整个体育场的融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北京市政府委托北京国资公司的资金投入,占整个资金投入的58%,另一部分是由成立于2003年5月的中信联合体出资,填补剩余42%的空缺。

  这个联合体的成员包括中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国安岳强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公司,三家所占资产比例分别为65%、30%和5%。场馆的最终收益由三家按投入比例分红。

  中信集团外界较为熟悉,作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自创办20多年来已经发展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其强大的金融平台成为了中信最大的竞争优势,能为场馆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而国安岳强则为中信设在香港的一家子公司,在“鸟巢”中所占股份是母公司的5倍。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建筑业的龙头企业,是全国三家同时具有双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公司,主要负责“鸟巢”工程的建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联合体的倡导者、所占股份却最少的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公司。资料显示,其前身为金州进出口有限公司,1986年成立于美国,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

  据介绍,这家公司曾作为50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项目顾问,包括众多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也曾参与过200多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近百个中国的给排水和固废项目等。

  在“鸟巢”的场馆管理上,中信联合体与北京市国资公司共同组建了一家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2003年12月17日正式注册成立,它拥有奥运会后30年的国家体育场经营权,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据悉,北京国资公司在这30年期间承诺不参与分红,待经营期满后收回完好的体育场。

  这就形成了带有外资成分的中国特色的奥运场馆运营的PPP模式,其中正是由于那家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公司的参与,使得它们享受了北京市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特色的运营模式无

  论是新奥,还是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都不仅扮演着场馆建设者的角色,更是未来这些领地的经营者。

  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奥运期间将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所有园区工作会以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为主。但赛后主要是通过奥运前期和赛时把中心区的生地做成熟地,提供土地附加值,进而逐步收回前期的投入。

  其中,总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商业广场,将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奥运景观大道”,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强盛和

中国经济奇迹的国际舞台。尽管双方都以打造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为共同目标,希望通过聚敛人气带动园区和场馆各自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商业模式上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由于奥林匹克公园占地庞大,是一个组合项目,所以新奥将自身定位为土地一级开发商。

  “赛时我们会将‘鸟巢’无偿的交予北京奥组委使用,所有收益包括电视转播费用、门票收入等都由北京奥组委获得。按照当初制定‘最小限度的满足奥运会的基本要求,最大限度的实现商业开发’的原则,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赛后场馆的商业开发上。”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利向记者表示,北京市国资委授权了北京新奥集团一级开发商的权利。

  张介绍,新奥集团会把园区的相关场地和临时用地进行拍卖,竞拍不成功的地块将进行绿化。目前对于赛后的230万平方米待出让土地建筑面积将于2008年前后进行招标,而24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则招商在即。

  新奥集团总经理助理魏莉则强调:“我们会通过逐步引进二级开发商来实现地块的增值,最终在赛后通过市场的力量,实行错位经营的战略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而“鸟巢”作为一个独立的运动场馆,则将采取充分利用场馆的美学、建筑学价值,进行立体经营。

  在运营上,国际体育场有限公司打算通过引入高水平的赛事、

演唱会等形式提升整个场馆人气,进而推动场馆周边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引入大场馆经营的概念来实现“鸟巢”经营更长的生命力。

  作为场馆经营的重要措施,他们将会出售场馆冠名权,同时引入相对的竞争机制,以保证这一规划能够有效的实施。

  比如,针对不同的商业模式,分成地产、宾馆、包厢等不同类别进行招标。对于“鸟巢”的钢架结构经过处理会做成金属纪念品进行售卖。

  就两大项目的盈利问题,魏莉表现得非常乐观,她表示按照国内的发展速度,把十年定位为成本回收的周期。

  由于“鸟巢”的经营业态相对单一,张恒利谨慎地表示,他们会尽全力实现场馆单位面积的价值最大化,争取15年后实现盈利。

  政府的有形之手值

  得关注的是,既然PPP被成为公私伙伴关系,那么政府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尤其是北京奥运这样的公共项目,“公”与“私”之间如何分界?

  北京市发改委高级经济顾问宋晨翔对此就有担心:“提倡全民健身是政府发展健康社会的一贯宗旨,这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最为广大的消费市场。但会后场馆对全民的开放,这种带有强烈公益色彩的理念势必造成运营成本高,会给效益经营带来消极影响。”

  遗憾的是,历来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体育场馆状况统计数据中,采用的只有人均使用面积和场馆的数量等笼统的计算单位,而对体育产业的类型和特点未加以区分。

  宋认为,在没有明确体育场馆功能的前提下,把所有场馆都纳入市场盈利的范畴并全盘赋予为市民健身开放的压力,会造成大型综合体育场馆效益上的难题。

  因为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无法由对大众健身开放的低价运营方式来达到,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些场馆中的成千上万个座位无法从对外健身开放的收费中取得收益。

  美国AEG集团亚洲区战略运营总监康爱德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建议,“水立方”应当模糊奥运游泳场馆本身的概念,把“水立方”打造成一个北京地标性的建筑才是关键。

  “场馆内容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营销手段,希望业主能把北京地区特色文化真正融入进来,在当今游泳场馆很少赢利的状况下寻找其潜在的增值空间。”

  宋晨翔向记者指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是要意识到“体育场馆市场经营的成败与市场机制的完善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宋说,中国现在阶段的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这就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人们看到了北京市政府已有前瞻的考虑。

  据了解,北京“十一五”规划中已提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奥运场馆及配套设计的相关功能。

  同时北京已把奥林匹克中心区列为了6个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功能区,着意将其打造成为以体育、文化创意、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区域。

  从今年起,北京政府承诺连续3年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这显示了北京政府对改造奥运中后期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决心。

  ·链接·

  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2年,以法国Perrier兄弟建设、运营自来水公司作为其开端的标志性事件。从此陆续出现私人参与供排水项目以及公路项目等政府垄断性行业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直至20世纪中叶,公私合营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还不太盛行,公私合营提供公共服务的例子相对较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在发展中国家,BOT(公私伙伴关系的一种典型模式)广为流行,成为融资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收费公路、供排水系统、电厂等领域开始广泛运用,以英国英吉利海峡隧道项目最为典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