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K32次客车令人耳目一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0:46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圣学报道

  5月12日,记者前往福建省武夷山市采访时,乘坐了开往福州的K32次客车。

  这是一趟老式绿皮车,没有空调。在交通客运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如何吸引乘客,如何体现市场竞争力?无疑在提速后对“绿皮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K32次客车上,记者看到了另一番市场竞争的新模样。

  记者来到硬卧车厢,只见车厢整齐卫生,被罩、被单干净整洁,车窗明亮。

  坐惯了新型车的我心中有了另一种感觉:这趟老式绿皮车在铁路系统不断出现新车型的状态下,仍不失老铁路的传统风度。

  在餐车吃晚饭,你会看到近20个品种的各种菜,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都有,这与许多列车只有几样菜且价格高的惊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据餐车长介绍,这趟车路线长、民工多,这是为了适应南北方乘客的口味和民工乘客的经济水平等特点所设计的。记者也看到,硬座车厢里,几乎全是民工,走道里也挤满了人。车体旧,样式老,但乘务员们仍然保持铁路员工那种传统的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点也不马虎。

  车厢内,行李架上大包小包的行李摆放非常整齐;小餐桌上,大多放置着旅行用品;走道虽然人多,但也干干净净。

  记者找到了正在车厢巡视的尚春荣车长,据她介绍,这趟车几乎趟趟超员,乘务员们很辛苦,但都能严格按标准作业。

  记者问,车厢这么整洁,多少时间整理一次?尚车长说,没有时间规定,只要脏了大家就会随时清扫、整理。她说,马东华车长的孩子才8岁,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医院连续4次下了病危通知书,队长让他回家,可他硬是不下车;餐车长董海滨的母亲84岁了,已是癌症晚期扩散,他仍坚持走车;还有几位乘务员的父母病重,而他们也是坚持不下车。而恰恰就是这种团队精神和老的路风,让K32次客车保持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仍以老传统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记者在列车上看到,列车员们虽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但对乘客却非常热情、关心。乘客或小孩有病了,他们随时探望,餐车还及时做好病号饭,而且有很多是不收费的,充分体现了K32次客车建设“和谐车厢”的理念。

  照顾老弱病残乘客更是乘务员们的重点。乘客有困难时,车上“三乘一体”齐心帮助解决;为保证车厢秩序,乘警巡查及时,到目前为止,今年车上未发生一起扒窃案件。一位郑州乘客的手机遗忘在车上,乘务员交到队里,第二天又派人送到郑州。在一旁的乘务员们说,尚车长同样是带病坚持值乘,每次退乘,都要到医院连续输液,你看她手背上扎满的针眼就会明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