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而亮:对两千万绝对贫困者被遗忘的感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0:45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李而亮

  如果不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坚近日在一个国际会议上的披露,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国农村依然还有214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事实。即使这条消息在媒体上进行了报道,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甚至于在一些著名网站上,读者的留言竟为“0”。

  两千多万,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只占2.3%,可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绝对贫困是个什么概念?按照新划定的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83元以下。同样生存于中华大地上,他们的境况怎么就引不起大家的关注呢?

  谁也无法否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减少了2.28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反贫困工作,也得到全世界的高度赞扬,世界银行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全球贫困人口将呈增加趋势。

  当年宣布全国农村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时,尚有绝对贫困人口2423万,故谓“基本”。按照上世纪末扶贫攻坚的速度,没有人怀疑,全部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将指日可待。可如今6年过去了,2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始终是个过不去的“坎”,有些年份不降反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脱贫致富方面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也存在一个“边际效益下降”的规律,越到最后效益越低,工作越困难。正由于这个原因,就是发达国家也有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不能被轻易“消灭”。

  应该承认,专家学者门观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合理性。问题是,即使这些最起码的救济和要求,我们能满足得了吗?如果要彻底解决,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呢?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耀邦曾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一个贫困人口补差300元钱,全国拿出60亿元就可以使2100万人超过最低的生活保障线683元,解决绝对贫困问题。60亿,对于我们这个已经习惯动辄用上万亿、千亿来统计GDP增长、财政收入、项目投入、费用支出的大国来讲,当是零头数字了。还有近年媒体披露的公款吃喝、公款出国考察、政府办公楼建设、腐败浪费,哪样不都按百亿千亿计算?

  其实,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扶贫的资金并不少,据有关方面介绍,去年全国共投入扶贫资金达200亿元。要是其中有三分之一用来救济绝对贫困人口,就能解决他们的温饱。国家有钱,财政投钱,可人均区区几百元钱为何到不了群众手里?根据许多地方反映的情况看,主要是拿来“集中使用”了。如果说,地方政府扶贫的思路依然停留在“项目带动,开发造血”上,还只是个观念转变的问题的话,要是将这些资金挤占挪用为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建设,甚至吃喝挥霍,中饱私囊,那就是严重的犯罪了。在

审计部门公布的专项审计报告中,后一类问题并非个别。

  看来,那种认为扶贫工作越到最后越是“硬骨头”的说法,并不全面。而觉得大规模扶贫攻坚基本大功告成,在急于向前发展、追赶先进中,逐步将剩下的“2.3%”淡忘,是最根本的原因。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低保。会议认为,目前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保障制度,“条件基本具备”,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近期将正式下发。其实,下一步要彻底解决最后两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并非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各级政府带着深厚感情,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政策就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