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医药企业应抓住新医改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0:4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实习记者 邢丽莉报道

  自2006年8月到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分七批对1500种国家定价药品价格的调整已经全部到位。接下来政府对药价的调控将会实施什么样的措施备受医药行业关注。对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九州通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牛正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改是机遇,要顺势而行。

  受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2006年医药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00亿元,同比增长17.53 %,与2005年增幅相比下降了 8个百分点;药品生产企业利润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11.01%,与2005年23%的增幅相比下降了1 2个百分点;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据了解,只有少数区域性龙头企业才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医药商业已进入“微利时代”。报告显示,上述情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医药企业内部、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环境多种因素促成现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北京医药协会秘书长戴盛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随着药品原料价格上涨,再加上药品研发和宣传推广需要的巨额费用使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成本都大大提高,国家的药品降价令企业失去了很大部分的利润。拿医院回款速度来说,医院回款的速度一般都在3个月以上,占据了企业大部分资金,这已经成了医药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北京太阳药业销售部宁经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在医药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把医药企业置于被动地位,再加上多次药品降价令,“现在的医药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公司的销售人员都在忙着药品招标采购的事情。”无独有偶,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在中国药品流通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会上遭到多家医药企业的“炮轰”。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王玉洵在会上透露,政府限价药将不再进行招标采购。并称,目前卫生部与相关部委正在制定措施,解决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出现的政府限价药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相冲突的问题。这可能会让医药企业在招标采购中得到“喘息”的机会。北京医药协会秘书长戴盛明也表示,北京医药行业因为有其特点,利润比较高,药品降价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全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形势不很乐观。

  戴胜明表示,我国医药行业存在问题较多,不单单是药品价格体系和招标采购方面。在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据记者了解,2006年连续发生了“齐二药”假药案、安徽华源“欣弗”劣药案、鱼腥草等7个中药注射液因不良反应被暂停使用和审批事件、广东佰易药业的血液制品事件等。此外,大部分制药企业在GMP改造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能扩充。为解决新增的产能,多数企业选择了仿制这一“投入少、周期短”的捷径,导致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加剧无序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同时,医药企业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很差,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什么

竞争力,医药市场秩序混乱。

  在应对国家药品价格体系改革的同时,医药企业更要关注新医改带来的机遇。九州通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牛正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医改是机遇,要顺势而行,药改是挑战,要择势而动。戴胜明也表示,新医改的出台对医药行业来说是机遇,但更是一种挑战,要想把握住新医改带来的机遇,必须除去上述影响医药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弊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