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还双币卡以公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5:02  中国财经报

  杨继佳 聂俊峰

  近一段时期,双币卡成为国内财经媒体的焦点。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双币卡在境内“内卡外抛”,导致“百亿外币资金入境”;在境外,双币卡会在持卡人不知不觉中收取“神秘的”货币兑换费;“双币账户”更是收取了持卡人高额的年费……

  作为中国金融界为数不多的“专利产品”,双币卡曾被誉为银行业创新之举。今夕之反差,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双币卡。

  笔者认为,对双币卡的报道偏离了事实。

  首先,双币卡在境内的“内卡外抛”并未导致持卡人的任何损失。在银行卡支付的链条中,利益相关者不外乎持卡人、商户、收单行(POS机具的投放机构)、发卡银行及信用卡组织。在所谓“内卡外抛”(也被称作“内卡误抛”)的流程中,双币卡持卡人在境内消费人民币的过程中,原本应通过中国银联系统进行结算,但却错误地“抛”到外资发卡组织进行国际清算,之后又回到发卡行进行货币转换之后再清算。也就是说,持卡人在国内消费,由于收银员操作失误,用外币进行了结算,被误认为是在国外消费。

  对银行卡支付的利益方而言,一旦双币卡出现“内卡外抛”的情况,在收单行的清算中的确是以外汇记价。但直接向收单行偿付的是发卡银行,持卡人并不直接向收单行偿付外币消费。国内银行在与客户清算时均会冲销此类交易。反映在客户的对账单上,客户的消费仍然是以人民币来显示。也就是说,客户不会承担任何汇率损失,相应的汇率损失由银行来承担。目前,国内双币卡发卡行均明确承担“内卡外抛”的汇率损失。广大持卡人完全可以查证有关事项。

  “内卡外抛”属于收银员的操作风险,概率极低。然而部分媒体却对这一偶然事件进行夸大报道:“绕开外汇管制导致百亿外汇资金入境”。事实上,只要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就可知晓,百亿外币资金借双币卡“偷渡”根本不可能。

  第二,按照国际信用卡组织的惯例,货币转换费是指银行卡跨货币区使用时,持卡人除按汇率购汇之外还需缴纳国际组织的“货币转换服务”的费用。此一费用可能发生于美元/人民币双币卡在欧元、日元、港币、澳元等国家或地区刷卡消费的环节中。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卡的持卡人除承担美元与欧元的汇率费用之外,还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货币转换费。而在国内,根据银行卡受理的历史与规则,双币卡“外抛”历来都没有收取货币转换费之说,这在各行刊发给持卡人的使用手册或领用合约中业已告知客户。

  第三,双币卡的货币转换费是完全可以规避的。美元/人民币双币卡在(境外)非美元区使用时确实有货币转换费的问题。但国内多家银行已通过开发多种外币的双币卡产品,有效地规避了货币转换费。

  第四,双币卡不存在“高额年费”问题。银行卡年费的高低、减免根本不在于该卡片是否为双币卡。2003年以来,国内银行对双币信用卡普遍采用了刷卡一定次数即免年费的作法。

  至此,双币卡的各项“罪名”业已水落石出,大家应还双币卡一个公道。实际上,双币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双币信用卡已成为行业主流,而双币借记卡正成为中资银行高端客户服务的利器。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汇率政策更加开放灵活的今天,双币卡既是国人本外币便利支付的媒介,也是人们灵活使用外汇的窗口。它在国人消费生活中的渗透,必将有助于“藏汇于民”局面的形成。其健康发展将惠及众多经济主体从而利国利民。

  人们还应注意到,双币卡在提升中资银行零售业务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基于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内银行曾发行多款奥运和世界杯题材的双币卡。这些银行卡产品有效地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金融服务的文化,丰富了人们金融生活的内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