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央行联合应答世界(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0:54 北京商报

  ■ 砂石出口

  两岸磋商缺乏有效机制

  今年3月底,中国将停止砂石的出口,中国台湾建筑业从内地进口砂石将面临“断粮”,对行业、企业都会有很大影响。对此,薄熙来表示,对台和对港澳的政策有所不同。

  砂石是一种资源,和环境相关,因此中国政府对这类产品十分慎重。中国台湾有自己的河流,有砂石,而港澳没有。这是区别对待的原因之一。另外,内地与台还没有建立顺畅有效的磋商机制和渠道来解决问题。薄熙来指出,台湾当局在这方面设置了不少障碍,制造了不少麻烦,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从海峡两岸人民切实的利益出发,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

  他说,我们始终希望为台湾同胞多做一些实事,如

台湾水果、蔬菜到内地销售的问题。

  ■ 外资并购

  规范投资就有前景

  凯雷收购徐工、高盛收购双汇等外资并购案都在中国掀起波澜。薄熙来表示,从全球来说,通过并购的形式实现投资,份额是很大的,占到80%以上。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实际上外资通过并购的形式来实现对中国投资也就占2.5%。

  他认为外资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投资,既是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好的方式。只要我们能够规范这种投资行为,相信它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他还透露,双方仍然在就投资比例事情进行协商,一旦达成一致,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关于高盛并购双汇的事情,我们已经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批准了这个项目。”他说。

  ■ 反倾销

  贸易措施不能短

  “去年全球反倾销的总数里,中国企业遇到的占37%。” 薄熙来指出,仅欧美去年对华发起的反倾销等措施就影响到我们8500多家企业,50多万职工的就业。

  中国已制定目标减少出口拉动内需等措施。薄熙来表示,我们也不能设想在短期内,或者仅仅通过贸易措施就能解决顺差问题。

  他解释道,中国政府并不追求大额的贸易顺差,始终希望有一个国际收支平衡的局面。所以对商务部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减少顺差。但是顺差的形成并不仅仅或者不是主要因为贸易的原因,它是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的总体形势所决定的。

  近两年,中国在贸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的政策导向就是要增加进口,要降低出口增幅。

  ■ 内需拉动

  农民增收重在流通领域

  对于大家都关心的内需拉动和农民增收问题,薄熙来表示:“我认为农民要增收,不仅要让他把地种好,还要让他把货卖好。否则在流通领域里,辛辛苦苦种的那点东西,在很大程度上要损失掉,特别是鲜活农产品。”

  他指出,我国国内市场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

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比如最终消费率,2000年是59%,现在降到51%。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跑得超常的快。消费虽然发展也快,去年达到13.6%,但相对那两驾马车来说就慢一些。

  薄熙来还透露,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经在全国建了16万农家店,今年可达25万家,覆盖全国75%的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