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 在越南做生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00:06 人民网-市场报 | |||||||||||
在越南做贸易的关键在于,很多人都是小本经营,越南大型国企非常少,跟国企打交道会放心些,而中小公司都是跑路型的,以快钱为主,不讲长远利益。 那一年,他19岁。
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2002年3月的一天,他跟三个老乡坐着长途大巴花了6个小时,在清晨5点抵达广西南宁,接着转车,约3个小时后到了广西东兴。这离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河之隔,顾不上喝水,他们办好边民证后马上踏上了异国——越南的土地。 “这是一个叫做芒街的地方。当时这里有4个大型商贸城,都是为边境贸易设立的。”今年23岁的林荣顺这样回忆着第一次闯荡到越南的情景。如今,他自己经营着一家每年贸易额达人民币数千万元的贸易公司,做橡胶生意起家的这个公司已运营4年多了。 深思熟虑的“小生意” 当时到越南的林荣顺,身上只揣了仅够买来回车票和住宿的千把块钱,没带任何衣物,就想去打探一下情况,但在芒街,头脑灵光的林荣顺发现,在这儿的商贸城里可以租一个“档口”(即小铺位,10平方米到50平方米不等),卖玩具、服装等。更令他惊喜的是,这里比老家福建的现货市场要兴旺得多,且全是现金交易,做生意的双方都非常干脆利索。而在福建,由于庞大的制造加工产业链早已形成,现场收款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到东兴的第二天,4个人同时返回了老家。 林荣顺琢磨,越南这么火的市场,我确实可以开一个“档口”,但又能经营多久呢?虽然父母是服装公司的老板,但毕竟服装在商贸城里的“档口”已很多了。 回家后的一个星期,他通过网络、周边朋友做了详实调查。“越南贸易不单是简单的现买现卖,还可以在边境开公司。”在广西东兴和越南芒街,有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与“档口”不同的是,公司经营的产品都是大批量的,从中国或越南互相采购商品,再找各自国家的“下家”出货。越南最需要的除了服装、电器之外,还有中国的肥料、农药等;而中国也需要越南的化工产品。 林荣顺最后发现,如果卖服装的话,还不如卖橡胶。越南是橡胶重要产地,而中国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大。2001年中国各类橡胶年消费量大约为32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140万吨,合成橡胶180万吨。而到2005年,全部橡胶消费量达500万吨,增长了56%,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1.80%。2005年的橡胶消费构成中,天然橡胶消费量约为230万吨,比2001年增长64%;合成橡胶消费量约为270万吨,增长50%。而过去的5年,中国橡胶消费量先后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 打定主意并征得父母同意后,林荣顺拿着数十万元二赴东兴。在老乡的介绍下,他找到了一个在“档口”做生意的朋友。两人合伙在当地租下了一个面积约为100多平方米的居室。他负责招兵买马。开业2个多月后,他接了第一笔生意——从越南进口价值150万元的橡胶。 信誉是最大难题 从2002年到2004年,林荣顺并不顺利。虽然公司的橡胶业务越做越大,但贸易风险——应收账款问题却也很突出。有一次,公司出口一批尿素到越南的一家贸易公司,价值50多万元。虽然两家公司都有合同在先,但越南这家公司3个多月来一拖再拖迟迟不付款。最后,要林荣顺按原来价格打了8折才付款。 “在越南做贸易的关键在于,很多人都是小本经营。越南大型国企非常少,跟国企打交道会放心些,而中小公司都是跑路型的,以快钱为主,不讲长远利益。因此诚信度会有一定问题。” 现在,林荣顺已与原先的股东拆了股,自己单独经营这个公司。经营的产品也从化工产品、矿产扩大到大米、汽车、建筑材料、日用百货等。虽然每年交易额数千万元,但利润并不高,约为2%到3%。 谈及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事,林荣顺兴奋起来。“越南市场一旦全面开放,将会惠及我们。”他说,现在一台电视卖到越南的贸易公司要500元,加上税等对方再出售的话就是700元。加入WTO后关税取消,出口价可以提高到550元,对方也可以600多元卖掉。“受益的是双方贸易商和消费者,而这也将大大拉动越南的消费市场。”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观 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杜继峰说,由于越南本身的消费能力欠佳且软件并不完备,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或研发投入并不大的跨国公司选择当地投资,是一个不错的决定。越南的人力、土地成本偏低,大量的制造类公司会有较好成长前景。 但由于越南的基础设施以及吃、住、行等软环境尚不完善,也没有类似中国东南部地区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不会将中国生产线关闭直接转移到越南,而是两边一起投资。 ■ 王 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