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顾绣作品走俏海外收藏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9:01 经济参考报

  

顾绣作品走俏海外收藏界

  “看起来是画,摸起来是丝”的顾绣近年来在国际收藏界日益走俏,市场价值跃升几十倍。

  被誉为“绣艺之祖”的上海顾绣9月23日在京展出,吸引了来自官方、艺术界和收藏
界的众多知名人士。

  北京美洲俱乐部的厅堂内,悬挂着50多幅以唐宋名家古画为题材的顾绣作品:宋徽宗的《瑞鹤图》、唐寅的《湖山一览图》、苏六明的《太白醉酒图》,无一不是针线细密,用色丰富,丝线光彩夺目而又仿若笔墨。不少国家的驻华使节都在绣品前驻足良久,并对这一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展览主办者——上海万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周琪介绍,顾绣得名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的官吏顾名世的家。顾名世家中女眷喜好刺绣,在盛行于世的松江画派画风熏陶下,她们以高雅脱俗的名画为蓝本,在宋代“闺阁绣”的基础上创造出散针、套针、滚针等针法用以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甚至将一根丝线劈为36丝,由此创造出“针尖不容发”的顾绣。

  “顾绣”也被称为“画绣”,对后来发展起来的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均有重要影响。今年初,顾绣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周琪介绍,完成一幅顾绣作品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两年,使用的丝线少则一百多种,多则四五百种,顾绣作品费工耗时,在现代工业的影响下自清朝后期开始衰落,不少工艺年久失传,20世纪50年代上海创办的顾绣厂现在已基本倒闭。

  目前,顾绣的第一代传人已年近九旬,第二代传人年过半百。而工艺美术家收入普遍不高的现实使年轻刺绣工人不愿潜心钻研,上海三年前曾试图举办顾绣培训班,但25名学员坚持下来的不到8人。

  “顾绣与其他名绣相比有价无市,后继乏人,面临消亡的危险。”周琪说,“此次在京展出的顾绣作品不得不借苏绣工艺师之手,复原顾绣工艺。”

  周琪与另外两位原本在IT界工作的同事偶然发现,顾绣在海外颇受青睐,便与当代刺绣工艺大师濮关健、陈红英夫妇共同创立专注于顾绣文化的公司。陈红英13岁开始学绣,她的作品《金猴》曾获得2004年“杭州国际工艺博览会”刺绣作品的惟一金奖。在今年4月份于上海举办的顾绣展上,该公司已接到不少海内外订单。

  收藏界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

传统文化元素在海外持续升温,顾绣作品在国际收藏界日益走俏,市场价值跃升几十倍,但在国内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本报记者 吴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