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靠勤劳双手圆大学梦(市场调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0:16 人民网-市场报

  

靠勤劳双手圆大学梦(市场调查)
新学年开始了,不少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将要踏上人生另一个驿站。然而,筹集上大学的费用却成了许多普通农村家庭又一难题。广东惠州市农村家庭孩子的情况如何呢?

  黄远添:微笑面对未来

  所需费用:7000元/学年

  解决办法:哥哥姐姐勉强筹到了5000元

  黄远添毕业于博罗县杨侨中学,家在博罗县杨侨镇塔下分场。父母年纪比较大,加上身体病痛多,已多年没外出工作了。姐姐和哥哥婚后各自有家庭负担,家里的经济收入基本靠父母养些家禽出卖。黄远添今年被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一年的学习费用要7000元,他正在为筹集自己的学习费用四处奔波。

  18年前,黄远添家从柏塘镇迁到了当时的杨村华侨柑桔场,承包了一个柑桔园。原来柑桔收成和销路都很好,家里每年都有2至3万元收入,一家5口过得还不错。由于黄龙病侵害,柑桔场内的柑桔树大面积死亡,家里收入下降到了每年只有2000至3000元。

  黄远添的姐姐小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帮忙干农活,结婚后就在博罗县杨侨镇一家陶瓷厂打工,一个月1000元左右。姐夫在家里务农,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6口基本靠其姐姐的工资。黄远添的哥哥在惠州农校毕业后,到深圳一家商场打工,每个月1000多元。哥哥去年结婚,嫂子今年怀孕了,回家待产,靠其哥哥的工资过活。

  本来,今年儿媳妇怀孕、小儿子考上大学,应是双喜临门,但对黄远添父母来说,经济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虽然兄姐已帮黄远添勉强筹集了5000元学费,但住宿和其他费用还在苦苦筹集中。

  黄远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助学贷款上,他说,上大学后,一个月生活费不会超过400元,尽量少出门,能省则省,暑假打工挣钱,平时也要想办法勤工俭学。

  廖志文:有压力就有动力

  所需费用:8500元/学年

  解决办法:亲戚借钱给他上大学

  生活的艰辛给廖志文脸上增添了几分成熟。他刚收到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但一学年8500元的巨额费用却让他贫寒的家庭一筹莫展。

  廖志文的父亲母亲已在博罗县一家砖厂工作了十多年,1999年该砖厂倒闭,父母从此下岗。祸不单行,志文的父亲因为长期烧砖,把眼睛熏坏,2000年失明了。为了维持家庭,志文的母亲去广州一家工厂饭堂做饭,每月收入只有500至600元,勉强维持这个家的生活费。面对如此巨额的学费,志文的父母一筹莫展。但是,父母对廖志文说:“再穷也要供你上大学。”

  小姨得知廖志文考上大学后,马上答应借5000元给他交学费,剩余部分由其母亲其他兄妹筹集,这些钱等到廖志文毕业后工作再还,第一年的学费暂时解决了。这对志文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早熟的他想得更长远。他离家读大学,父亲没人照顾,母亲不得不辞工回家,那么以后的生活费和学习费依然是个大问题。

  懂事的廖志文有他自己的打算:上大学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他要勤工俭学,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并准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己努力工作还贷。“有压力就有动力,这样能时刻鞭策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

  邓育梅:姐姐雪中送炭送来学费

  所需费用:16000元/学年

  解决办法:姐姐将楼房出租为妹妹筹集学费

  今年被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录取的原仲恺中学学生邓育梅是个感情丰富的女孩,采访的1个小时内,她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笑是因为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哭是因为高考发挥不好,只考到本科B线,一年的学习费用高达1.6万多元!一个农村家庭如何筹集这笔学费?

  邓育梅是惠城区芦洲镇人,父母在家务农,姐姐在4年前出嫁,是个家庭妇女;哥哥在东莞打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邓育梅说,她当时不知道本科B线的学校收费这么高,就把这些学校填到了报考志愿表上。

  面对这个天文数目的学费,邓育梅父母几天睡不着觉:让孩子去读书的话,一年学习费用加上生活费要2万多元,一个农村家庭怎么供得起?不让孩子去读书,又怕耽误了女儿的前途。

  在这个时候,邓育梅的姐姐极力主张妹妹去读书,还把自己存了多年的2万元拿出来给妹妹当学费。据了解,姐夫家给姐姐夫妻俩建了一栋3层楼房,姐姐为了帮她筹集以后的学习费用,不仅把整栋楼租了出去,自己一家搬回婆婆家住,还准备出外打工帮她筹集学费。在东莞打工的哥哥也打电话来说要寄2000元回来。邓育梅自己也想方设法挣钱,暑假期间,她到深圳当了50天的保姆,挣到1000多元。

  邓育梅告诉笔者,她母亲有高血压,身体一直不好;父亲也非常辛苦,为了筹集女儿下学年的学习费用,今年家里又多耕种了2亩稻田和5亩多玉米。她父母说:“她考上大学,想尽办法也要让她去读书。”

  今日有奖读报的问题是:

  吉林省实施5年内每个村培养一个农民上大学的计划,5年共培养多少名大学生?

  请选择正确答案:

  A.10000名B.8000名 C.7000名

  本次活动将由《今日农村》周刊在读者中抽出三名幸运读者。奖品是由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提供的精美衬衫。

  热线电话:010-65369495

  电子信箱:jinrinongcun@sina.com

朱如丹 廖桂旭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