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空调寡头垄断态势初步形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6: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空调寡头垄断态势初步形成
空调业经过2006年的淘汰赛,前十位品牌的合计份额已达85.1%,空调寡头垄断态势初显。23日,由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电器》杂志社和《中国电子报》三方联合发布的《2006冷冻年度中国空调业白皮书》把脉认为,2006年空调中小品牌阵营进一步萎缩,自主创新乏力是诱因。

  专题文/图:记者周思详

  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2006冷冻年度中国空调业白皮书》显示,2006年度中国空调行业总销量出现小幅度下滑,由2005冷冻年度的5280万台下降为5267万台,同时行业经受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急剧增加。但另一方面,行业在出口方面依然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2006冷冻年度行业出口首次超过内销,结构比达到53%,成为拉动空调销售、释放行业产能的主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行业中少数几个大品牌已初步完成中高端战略转型、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行业内寡头垄断态势初步形成,与行业大环境出现的下滑形成鲜明的对比。

  赛诺评估数据显示, 从2006冷冻年度各品牌的市场表现来看,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主力品牌的综合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市场销量的占有率上,主力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由美的、格力、海尔前三位品牌组成的第一阵营合计市场份额由2003冷冻年度的34.6%上升至2006冷冻年度的55.8%。

  新冷冻年竞争在

供应链控制

  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兴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新冷冻年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控制是否得当。

  空调品牌在2006年集体遭遇上游涨价的巨大压力,李兴浩坦言,“当时全行业的企业都裁员30%,后来我在公司内部召开会议,说志高也会跟着裁员,但只裁三种人:一是认为材料涨价产品不可能不涨价的;二是管理中心人员发货量最少的,肯定是没做好事情;三是等待旁观者。后来只裁了一两个人,而销量还超过了计划几个点。”

  李兴浩认为,志高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我们不会因为原材料涨价而削减材料,把铜材换成铝材,反而推出了能效比最高﹑噪音最低﹑杀菌最健康的空调,刚开始能杀菌70%,两小时后达到95%,在国内还没有见过同样的产品。”

  渠道双轨制越来越吃香

  独特的模式成为格力2006年仍能继续增长的一个因素。在内销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格力电器仍旧实现了20%的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这股渠道的“复辟”之风,是行业在整体萎缩情况下,空调企业从盲目扩大规模到回归利润之争的表象之一。

  今年4月份,美的集团宣布,将和经销商合资成立8家空调销售公司。格兰仕也宣布,2007年格兰仕将改变营销模式,在部分地区与经销商合作,成立合资或全资销售公司,初步确定在14个省市试点。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