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东北明珠蓄势待发(地方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0:09 人民网-市场报

  

东北明珠蓄势待发(地方关注)
前不久在长春举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吸引了50多个国家4万余名参展商,累计成交额3.84亿美元。

  本报记者 罗庆华摄有着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美誉的长春,近日吸引了国内外各界的眼球,50多个国家4万余名客商云集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尽享这个城市所散发出的魅力气息。此次博览会,吉林省收入颇丰。据初步统计
,本届博览会对外贸易累计成交额3.84亿美元,其中出口成交额达3.05亿美元,进口订货0.79亿美元;国内贸易累计成交额为11.55亿元人民币,其中销售9.67亿元,采购1.88亿元。

  资源丰富 潜力无限

  吉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加工制造业、汽车、石化在全国占重要位置。长春客车厂是亚洲最大的轨道客车生产基地,累计生产铁路客车、地铁分别占全国50%和85%以上。旅游、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吉林省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的美誉,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吉林省又是个资源大省,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83种,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以及石油等均居全国前列。吉林省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的

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名贵药源动物有鹿茸、田鸡、林蛙以及珍贵特产人参、鹿茸、黑蘑耳、山蘑、蕨菜等。其中人参、貂皮、鹿茸堪称“东北三宝”,人参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

  长白山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不仅吸引了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国内企业投资建厂,而且培育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泉阳泉”矿泉水,形成了近百万吨的产能,并于2004年8月被世界最权威的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命名为“国际矿泉城”。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与阿尔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区齐名的三大天然矿泉水富集地之一。白山市市长周化辰在谈到白山市矿泉水资源时说道:矿泉水是白山市的朝阳产业,品质优良,富含偏硅酸、碳酸、锶、锂和多种元素,目前全市共有矿泉水130处,日流量高达23万立方米,已经通过评审鉴定的天然矿泉水13处,日开采量13.4万立方米。基于此,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白山市成立国家饮用水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采访该中心建设过程时,白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林仁平说:国家质检总局将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在白山,对白山市矿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东北是我国最早进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也是最后退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尽管吉林的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及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突出,但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其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弱化,产业内部急需升级。专家指出:振兴东北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要为曾擎起共和国经济的“工业巨人”营造合适的环境。

  目前吉林省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三农”问题更为突出,尽管资源丰富,但许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以白山市的养殖业为例,虽然这里的绿色野味丰富,但市场渠道不畅,以致好的产品没有好的市场。在白山市采访,白山市大森林野猪养殖场高永绪厂长的肯切表达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不缺技术,不缺资源,我们最急需的是产品出路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只有在市场的引导作用下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较快发展也才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体制瓶颈亟待突破

  国务院出台的调整与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国策,让吉林人如沐春风,充满希望。

  面对这一历史大机遇,吉林省负责人曾十分冷静地分析指出,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所需,它涉及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要破解的是一些体制性矛盾,要创建的是一些新机制。而新工业基地之“新”要取代老工业基地之“老”,急需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政府职能和社会发展环境,依靠现有的相对独立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存量资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

  振兴之路如何走,有识之士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确实是经济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必须经济措施、社会措施一起用。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投资热点,打造“吉林概念”。

  近两年举办的东北亚博览会,某种意义上,就是以开放的姿态,与同内外市场良好对接的有益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的人力资源和历史积累起来的产业资源,在未来的

中国经济发展中,吉林一定会形成一个最具
竞争力
的产业区。

本报记者 林红军 通讯员 商文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